奉命将清废帝逐出故宫,同僚认为需2万部队,旅长:40人足矣

奉命将清废帝逐出故宫,同僚认为需2万部队,旅长:40人足矣

1924年11月5日,北京紫禁城内一场悄无声息的行动正在展开。这一天,西北军第22旅旅长鹿钟麟率领40名军警,完成了一件延宕13年之久的历史任务——驱逐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此前一天的筹划会议上,当警察总监张璧认为需要2万人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时,鹿钟麟却胸有成竟地表示:"有军警各20人就够了。"短短数小时,这支小规模部队就成功化解了紫禁城内400余名清宫护卫的防守,迫使溥仪在当天下午4点仓皇离宫。这场出人意料的行动,不仅展现了西北军将领的军事智慧,更是为民国初期"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点。

从军报国铸铮铮铁骨

1924年的北京城,军阀混战正酣。直系和奉系的大军在山海关一线激战正酣,谁也没想到一场惊天巨变即将在北京上演。

北洋政府成立以来,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对清室问题始终采取绥靖政策。自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不仅每年拨付巨额经费供清室挥霍,还允许其保留护军,继续在紫禁城内居住。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17年,一场由张勋发动的复辟闹剧震惊了整个中国。当时担任第16混成旅旅长的冯玉祥对此深感愤慨,他认为清室在首都的存在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冯玉祥出身寒微,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成长为军中将领。在军旅生涯中,他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革命思想。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抓住时机,率部返回北京发动政变。他先是拿下了直系军阀首领、大总统曹锟,随后迅速掌控了北京政局。

掌权之后的冯玉祥并未沉醉于胜利。他深知,要彻底肃清旧制度的残余,必须解决盘踞在紫禁城内的满清问题。

冯玉祥的政治立场鲜明,他既反对军阀割据,也反对帝制复辟。在他看来,清室问题不仅关系到民国政权的稳固,更是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大事。

为了执行这一重要任务,冯玉祥选择了自己的心腹爱将、第22旅旅长鹿钟麟。鹿钟麟是西北军"五虎将"之一,以勇敢果决著称。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北京城内外局势复杂。一方面是列强觊觎,另一方面是各派势力的明争暗斗。冯玉祥和鹿钟麟都清楚,处理清室问题必须既果断又谨慎。

从辛亥革命到北京政变,整整十三年间,清室问题始终是悬在民国政府头上的一把剑。这把剑不仅威胁着政权稳定,更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借机生事的工具。

筹划退帝兵不在多贵精

1924年11月4日的夜晚,北平警备司令部灯火通明。警察总监张璧、社会名流李石曾与西北军第22旅旅长鹿钟麟齐聚一堂,商讨驱逐溥仪出宫的具体方案。

三人各自代表不同的社会力量,这场会议关系到行动的成败。张璧主管北京警务,对城防和治安状况了如指掌;李石曾作为社会名流,熟悉各方势力的动向;鹿钟麟则掌握着军事力量。

会议一开始,张璧就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个任务非同一般,需要多少军警配合行动?"他认为,要对付紫禁城内的清宫护卫,没有足够的兵力是万万不行的。

面对这个问题,鹿钟麟只是平静地伸出两根手指。张璧立刻会意,以为需要两万人马,这个数字在他看来很合理。

让在座的人没想到的是,鹿钟麟却摇了摇头:"用不着这么多人,军警各20人就够了。"这个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会议室一时陷入沉默。

在场的人都清楚,紫禁城内还驻扎着400余名清宫护卫,分成4队昼夜值守。仅凭40名军警,在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

但鹿钟麟已经做好了周密部署。他早已让部队在紫禁城周边布防,随时可以策应行动。

更重要的是,紫禁城紧邻东交民巷,那里聚集着各国使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可能会引起外国势力的干涉,这是必须要避免的。

在深入讨论后,三人最终确定了一个精干的行动方案。他们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开始行动,速战速决。

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前一天,驻扎在紫禁城和景山的1200余名卫戍部队已被解除武装,调往北苑待命。

在制定具体步骤时,鹿钟麟特别强调要控制内务府大臣。这些大臣是沟通溥仪的重要渠道,掌控他们就等于掌控了行动的主动权。

会议结束时,三人已经将任务分工安排妥当。张璧负责协调警力,维持城区治安;李石曾负责与相关方面沟通;鹿钟麟则亲自指挥军事行动。

这场深夜会议不仅确定了行动方案,更体现了西北军将领的军事智慧。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效果,这正是鹿钟麟的用兵之道。

40人的编制看似单薄,却恰恰避免了事态扩大化。这个方案既保证了行动的效率,又降低了可能出现的风险。

当夜色渐深,三人离开警备司令部时,北京城已是万籁俱寂。而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却预示着第二天即将发生的重大变革。

破晓突袭宫墙不血刃

1924年11月5日清晨,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晨雾中。天刚蒙蒙亮,鹿钟麟就率领40名精选的军警,分成两支小队悄然向紫禁城逼近。

一队20人由鹿钟麟亲自带领,从神武门进入;另一队20人从东华门包抄,形成钳形之势。两支队伍动作迅速而安静,避免惊动宫中的清宫护卫。

进入紫禁城后,鹿钟麟立即派人控制了内务府大臣。这些大臣原本正在准备上朝,却突然发现自己被军警包围。

同时,另一支小队已经控制了紫禁城的通讯设施。这个举动切断了溥仪与外界的联系,防止他向各国使馆求援。

军警们按照预定计划,迅速占领了紫禁城内的关键位置。通过控制要道和城门,他们有效阻断了清宫护卫的调动路线。

这时的溥仪尚在睡梦中,对外面发生的一切毫无察觉。当他的侍从匆忙将消息报告时,西北军已经控制了整个内廷。

鹿钟麟派人向溥仪传达了最后通牒:限他在当天下午4点前离开紫禁城。这个命令不容商议,也不给溥仪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

清宫护卫虽有400余人,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加上主要将领已被控制,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西北军接管紫禁城的防务。

溥仪的贴身侍卫想要组织反抗,但很快被军警制服。整个过程中,鹿钟麟的部队始终保持着克制,没有发生任何流血冲突。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鹿钟麟在紫禁城外也做了周密部署。他让一支预备队在城外待命,随时准备增援。

上午10点,鹿钟麟亲自去见溥仪,告知他必须立即着手准备离宫事宜。在谈话中,鹿钟麟既表现出坚决的态度,又保持着应有的礼节。

溥仪见大势已去,只能开始收拾细软。从清晨到下午,紫禁城内一片忙乱,仆人们来回奔走,收拾着皇室的财物。

下午3点,一支由军警护卫的车队已在神武门外等候。这支车队将护送溥仪前往其父载沣的府邸。

整个驱逐过程井然有序,没有发生任何暴力事件。鹿钟麟的40人小队用智慧和果断,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溥仪最终走出紫禁城时,天空中飘起了细雨。这场秋雨,仿佛是为清朝267年的统治画上了一个句号。

这次行动的成功,不仅证明了鹿钟麟的军事才能,更展现了西北军的纪律性和执行力。一场可能引发流血冲突的行动,最终以和平方式结束。

清皇出宫后尘归尘土

溥仪离开紫禁城后,被安置在其父载沣的府邸。这座位于北京西城区的王府,成为了这位末代皇帝暂时的栖身之所。

随后几天,北洋政府迅速对紫禁城进行清点和接管。清室的大量财产被登记造册,一些重要的文物和古籍被转移到专门机构保管。

冯玉祥对这次行动的成功十分满意,他随即下令成立故宫博物院。这个决定让紫禁城从皇权象征转变为向公众开放的文化殿堂。

然而,溥仪并未就此安分。在离开紫禁城后不久,他就开始暗中联络日本势力,寻求外部支持。

1925年11月,溥仪借口疗养,离开北京前往天津租界。这个决定为他后来成为日本傀儡埋下了伏笔。

在天津租界期间,溥仪开始与日本特务机关频繁接触。他们向溥仪许诺,要帮助他重返皇位。

与此同时,鹿钟麟的军事生涯也在发生转折。完成驱逐溥仪的任务后,他继续追随冯玉祥,参与了后来的军事行动。

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北洋政府覆灭。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溥仪在天津的活动引起了国民政府的警惕。他们多次警告溥仪不要与外国势力勾结,但这些警告并未起到作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这个决定让他从末代皇帝变成了民族罪人。

相比之下,鹿钟麟的选择截然不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成为了抗日将领之一。

驱逐溥仪出宫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这不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故宫的开放给北京带来了深远影响。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开始走进这座神秘的宫殿,欣赏和研究中华文化的瑰宝。

1945年,溥仪在苏联红军的俘虏下被押解回国。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最终在战犯管理所度过了他的晚年。

而鹿钟麟则以一个民族英雄的身份载入史册。他指挥的那场不流血的革命,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今天的故宫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此参观,见证着这座古老宫殿的新生。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觉醒往往始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1924年11月5日,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