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当时就感觉脚趾像被针狠狠扎了一下!”55岁的李大伯回忆起被蛇咬的那一刻仍心有余悸。他在田间劳作时,图凉快、方便就穿了一双拖鞋,不料一条褐色带黑斑的毒蛇突然袭击了他的脚趾。事情发生后,李大伯的家人急忙将李大伯送往浙江省荣军医院。在陶医生接诊时,李大伯的整个脚背已明显肿胀,伤口渗血并伴有瘀点。“根据患者描述的蛇体特征和临床表现,我们判断是蝮蛇咬伤。”陶医生立即为李大伯注射了抗蝮蛇毒血清。经过及时救治,李大伯顺利脱离危险。
“患者送医比较及时,也记住了蛇的特征,所以整个治疗过程比较顺利。”陶医生表示,各省区的毒蛇谱有较大差异,而蝮蛇咬伤是嘉兴地区最常见的毒蛇咬伤。蝮蛇一般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三角形;背面呈灰褐色到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形斑,腹面呈灰白到灰褐色,杂有黑斑。临床上根据蛇毒对人体的毒性效应,分为神经毒、血液毒和细胞毒类蛇,蝮蛇是以血液毒为主兼有神经毒素的一类毒蛇,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伤口渗血甚或流血不止,皮肤出现血点、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呕血、黑便、咯血、血尿等,严重者会发生脑等重要器官出血,甚至诱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目前,嘉兴全市共有16家医院有抗蝮蛇毒血清储备。
虽然让医生了解致伤蛇的形态、头型、体纹和颜色等基本特征是蛇咬伤救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陶医生特别提醒市民切勿企图捕捉致伤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拍摄致伤蛇的照片以备医生辨识即可。一定要避免去抓蛇,一个是活动有促进毒素吸收的风险,另一个是可能被蛇二次攻击,得不偿失。”
有的患者被蛇咬伤后因无法判断是否为毒蛇,加上初期症状不明显就掉以轻心,结果等到中毒症状发作时才匆忙就医;也有的患者听信偏方,自行采用烧灼、切割伤口、吸允伤口等处理蛇咬伤部位,这些错误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应当避免。陶医生指出“立即送医”是蛇咬伤救治的核心原则:“尽快将伤者送去医院是被蛇咬伤后最有效的急救措施,切忌因各种事情拖延送医时间。送医过程中,伤者应尽量减少活动,尤其是受伤肢体可用夹板进行制动,并保持在心脏水平以下的位置,同时让伤者保持冷静也非常重要,紧张、恐慌等情绪会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毒素吸收。”
简单概括蛇伤急救的几个重点:情绪镇定不要慌,记蛇样貌不去抓,有毒无毒不要管,第一时间去医院,就医途中不乱动,伤口保持低位要记住。
转自:滚动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