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沂市沂南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化解痛点难点,创新探索“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模式。该模式以“小案速赔、大案调解、繁案联动”为思路,以“一次性实质化解纠纷”为目标,将“调立结合、庭前释法、判后答疑、督促履行”贯穿办案全流程,有效提升了道交纠纷化解质效,绘就了道交解纷新“枫”景。
力促案结事了“全闭环”
“我不是不想赔偿,本是邻村,只是气不过原告未经协商直接起诉到法院。经过你们给调解,我想明白了,现在就把钱都给付上。”一起装载机与二轮摩托相撞纠纷中,道交法庭精准洞察矛盾“症结”,高效调解促成双方从“对峙”到“和解履约”,1.18万元案件实现“立案+调解+履行”无缝衔接,赢得当事人赞誉。
该案例是沂南法院将“执行思维”前置的生动体现。针对“调成未解”的难题,道交法庭在调解阶段即聚焦争议焦点和履行障碍,将工作重心放在促成先行赔偿、明确交付方式和强化履行督促上。秉持“小额速赔、大额分段、力争当庭兑现”原则,着力做好纠纷化解的“后半篇文章”。
1-5月,先行调解收案368件、成功131件,成功率35.60%,让更多赔偿在立案、调解阶段落地,让“立审执一体化”从理念变为群众可感的高效体验。
确保纠纷化解“真落地”
“老李,你得听劝呀,原告也同意让步了,把你交到法院的保证金2万元给他,你再另外拿出1.5万元赔给他,案件就了结了,也不用开庭了。如果再去强制执行,那真是因小失大!”一起拖拉机撞翻三轮车纠纷里,法官对年逾六旬被告耐心劝导。
被告诉苦:“法官,我是真拿不出来钱了,你看我的腿也因为事故受伤了,干不了活,也没收入。不行就开庭判决吧,反正生活也没有盼头了。”法官考量判决易致执行累诉,反复沟通促成3.5万元一次性赔偿,法庭直接过付保证金,被告现场凑钱转账,纠纷圆满化解。
道交法庭秉持“既要案件调解,也要案款了结”的“到位意识”理念,在分析诉讼成本和执行风险的基础上,与当事人“面对面”动员、对保险公司“点对点”督促。调解成功与判决生效案件,均跟进督促履行,让“当庭过付、及时结清、生效即付”成常态。
1-5月,审理结案170件、司法确认20件,申请执行案件4件,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2.14%,实现自动履行率升、上诉率与申请执行率降的“一升两降”。
深化全程调解“显实效”
“上诉因护理费争议,之前调解方案合理,对方却不认可,还有啥办法?”某保险公司上诉案中,道交法庭逐案剖析上诉理由,采取“判后答疑+判后调解”举措,多次电话沟通敲定方案、完成赔偿交付,保险公司撤回上诉。
办案中,道交法庭用足庭前释法、庭审查明、庭后答疑职能,达到“以审理促调解”效果。审理阶段,全面落实“将调解贯穿全过程”要求,在裁判文书“自动履行”上下功夫,实现前端发力降低申请执行案件数。同时,延伸至上诉环节二次调解。
下一步,沂南法院将持续深化“立审执一体化”机制建设,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内涵。通过多角度探索、多举措发力,做实做优道交纠纷实质化解工作,全力推动民生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切实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