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訫 220 2025-06-26 10:57 这就是最主要原因 馨琼 回复 06-30 15:34 考古出来的是瑶役,陈胜吴广服的是兵役(失期当斩),瑶役失期虽然不用斩首,但要罚钱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回复 06-30 19:15 可是史记上说的是:发闾左戍渔阳,戍是兵役啊。徭役给钱关兵役什么事啊,再说再好的政策也要看执行的人啊。就当时的习俗,你指望有多高的自觉性?
用户46xxx42 121 2025-06-27 18:19 有什么可笑的?直接了当,所谓正确答案也不过是拽了半天文,还是那个意思 涌年 回复 06-30 13:38 考的是历史,不是网络市井抬杠 浮生若梦 回复 06-30 13:46 所以啊,按律当斩,就是因为要死了,所以才造反,搏一线生机[滑稽笑]
小雨 62 2025-06-27 02:49 今王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用户10xxx40 回复 06-30 12:51 死国矣 用户10xxx19 回复 06-30 14:01 死国以内
小楼花雨 35 2025-06-27 18:59 可这答案也没错啊,话糙理不糙 旧单车 回复 06-28 16:33 缺了重要的后半句:起义的话,还有活的可能。 我是谁 回复 旧单车 07-06 11:22 答:他俩想赌一把。
浮世之诗 30 2025-06-28 13:14 最新考古已经推翻了之前的结果,按照秦法死不了,但被陈胜吴广故意夸大后果他们后以为会死,然后就起义了,根本原因是秦政系统性暴虐,直接原因感觉就是陈胜和吴广忽悠 匿名用户 回复 07-03 01:03 军法和民用法又不是一个标准,拿睡虎地秦简的民间徭役条目去套正经军队? 浮世之诗 回复 06-30 12:37 徭役赋税重,严刑范化,整体上高压统治不然也不会一忽悠就信了
公羊春秋 19 2025-07-02 15:5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不是在起义后喊出来的,而是早就在陈胜吴广脑海中萌生了,“失期当斩”不过是一个借口,把锅甩给秦朝的暴律,后面造反的义军也不会说自己早就想造反,所以后事都说为了保命被逼造反。
用户43xxx98 16 2025-06-30 12:46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六国贵族杀光。要是杀光了,秦朝百分百亡不了 god 回复 07-04 17:20 把前朝贵族杀光的还真没几个长命的 键盘客-祸从口出 回复 07-07 02:12 世家力量还是很大的,秦王也不是能肆无忌惮
无聊的人 10 2025-07-08 17:43 很多人说考古秦法不严,还有说是秦二世改了,但有一个事件大家解释一下,刘邦一个考上的亭长,懂法的,却因跑了几个徭役吓得躲进芒砀山当逃犯,这可是秦始皇在世的时候,
像梦一样自由 9 2025-06-28 23:30 气笑什么原因?好笑吗?这本就是主要并可能唯一的原因。因为前后都是死 馨琼 回复 06-30 15:36 考古出来的是瑶役,陈胜吴广是兵役 神魂至尊 回复 06-30 14:16 陈胜吴广忽悠
涌年 6 2025-06-30 17:51 我到不觉得,他们不一定要死,而且有一种说法,是只有陈胜吴广会死,或者俩人死一个,不是所有的更夫都得死,而且我严重怀疑史书被人篡改过,他们很可能是受到了当时七国余孽的蛊惑,无数实践证明,农民的革命性,需要知识分子来帮忙激发和凝聚,现在,有研究成果证明,秦法发展到秦国,已经温和很多了,已经接近于和平时期的律法了,而且徭役虽重,但总比打仗要强吧?所以,我看是“天下惠秦久矣”吧。所以图片中这个考题,本来就是个值得反复研究的课题 谷村一号 回复 07-01 05:39 是的,现在想想,时候的农民,哪有那么大能耐推翻政权啊,肯定背后有势力支持的!
zeasky 4 2025-07-04 20:48 [并不简单]最新的考古结果不是反转了吗,它们根本不会死,就是反贼,你觉得就那一帮子人背后没有六国贵族推波助澜可以成事? 7号消防车 回复 07-04 23:06 作为棋子反还有可能多活几年。不反你试试
意大利炮 2 2025-07-04 10:19 详情可参考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徭率》,陈胜吴广说的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无聊的人 回复 07-08 17:39 那刘邦吓得躲芒砀山当三年逃犯,他可是考上的亭长,懂法
用户10xxx70 1 2025-06-30 12:54 其他人也要④了,他们怎么不起y? 匿名用户 回复 07-03 02:01 怎么没起义?但凡你稍微了解一下考古文献和出土的秦汉简牍呢,经典我不知道等于没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