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前5个月,江苏省10亿元以上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8%

中国经济报导:今年1-5月,江苏省10亿元以上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8%,展现出重大项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作用。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领域的协同发力,以及政策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投资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领跑

1-5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贡献显著。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幅达58.9%,如盐城26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施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32.3%,连云港盛虹炼化130万吨/年乙烯项目加速推进,强化区域化工产业链竞争力;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49.4%,南京、苏州等地算力中心建设提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座支撑。

制造业投资结构优化升级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计算机通信、专用设备、汽车制造、纺织业四大行业合计拉动增长4.3个百分点。

例如,常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项目扩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地化率提升至75%;徐州博康光刻材料项目突破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半导体光刻领域空白。

全省战新产业投资占比达21.7%,新产投集团并购九芝堂等案例,凸显资本运作对产业整合的赋能作用。

民间投资活力加速释放

1-5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0.5个百分点。

太仓奥芯半导体FC-BGA高阶封装IC基板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两年半,年产能3600万颗,年产值超20亿元,成为民间资本参与高端制造的标杆。

全省200个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中,181个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南通百正新能源电容薄膜项目,为储能设备提供关键材料支持。

区域协同与产业集群效应

苏南引领创新升级

苏南五市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端领域,苏州通用机场、南京北站等交通枢纽项目加速推进,强化区域辐射能力。

无锡确成硅基新材料项目突破白炭黑生产技术,带动当地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

苏中苏北承接产业转移

苏中三市重点发展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扬州高邮中环半导体光伏电池项目量产转换效率达26.6%,订单排至2024年下半年;苏北五市依托资源优势布局化工新材料,连云港虹景POE新材料项目填补国内空白,预计年增产值50亿元。

跨区域联动强化产业链韧性

南京至盐城的海上风电走廊、苏州至南通的算力网络等跨区域项目,推动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例如,常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南京北站物流枢纽,实现长三角供应链2小时直达。

政策支持与要素保障

清单化管理与精准服务

江苏建立“任务书+提醒书+嘉奖书+整改函”推进体系,累计下发52份督办文件,确保项目建设“全周期”跟踪。

针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创新“标准地”出让模式,2025年已供应工业用地中70%采用该模式,审批时间缩短40%。

金融赋能与风险防控

全省金融机构对省级重大项目融资余额达6071亿元,通过“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工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

同时,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对环保、安全不达标项目实施“一票否决”,确保投资质量。

民生与生态协同发展

21个民生环保项目纳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包括江苏省脑科医院新院区、太湖综合整治工程等,计划投资超200亿元。

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如连云港长华化学利用二氧化碳生产聚醚,年减碳10万吨,被纳入工信部绿色制造示范项目。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项目建设提速,江苏将以高质量投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转自:全国商报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