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此时的茶、此时的野菜都是最鲜嫩的时候。我们在古人的诗词里能品出春天美食的清香味道。
春天离不开韭菜。“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有无限的美感,令人心向往之。春韭是餐桌上的美食。韭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健胃,提神的功效。杜甫用春韭招待朋友。
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人在夜雨下,新割下的韭菜,又嫩又鲜,刚刚烧好黄梁米饭喷喷香。主人和客人举杯共饮。酒逢知己千杯少,“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杜甫所说的春韭,又称韭黄。春天韭菜刚刚发芽,这时的韭菜才称春韭,或者韭黄。滋味非常鲜美,春韭炒鸡蛋,春韭炒肉,非常好吃。
韭菜炒鸡蛋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礼记》。《礼记》记载,庶人春荐韭,配以“卵”,就是用鸡蛋炒韭黄祭祖宗。
夏天的韭菜就老了,无法炒食,只能包饺子吃了。
苏轼:杜甫喜欢吃韭菜,苏轼也喜欢吃韭菜。
春盘得青韭,腊酒寄黄柑。
苏轼是文人也是美食家。立春之日,他与朋友吃春饼、春韭菜,饮酒。诗中鲜灵灵、葱绿的韭菜与黄色的黄柑色彩鲜明,给人以欣欣向荣之快乐感觉。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煮一盏浮着雪沫乳花似的茶,品尝山间装有嫩绿的蓼芽、蒌蒿、春笋的春盘。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那种清淡的欢愉。
饮几盏热茶,食几碟素菜,简简单单的生活味道,才是真滋百味,令人心情愉悦。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还在打鱼,迟迟不肯过去。
鳜肉质细嫩,味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佳品。清蒸鳜鱼,松鼠鳜鱼,浇油鳜鱼,茄汁鳜鱼,铁扒鳜鱼等等。
白居易: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家童早晨提着竹篮子去买春天的蔬菜。回来的时候,只见绿色的芹菜和蕨菜下面,卧着两条白鱼。今天的餐桌有青菜,有白鱼,有口福了。
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二月初。春天雨后春笋脱颖而出,清新、水灵、明媚。春笋最嫩、最鲜,爽脆更是得自天成。唐太宗对春笋朝思暮想,每年春笋上市,他会召集群臣共赴笋宴。
著名美食家沈宏非说:“鲥鱼之鲜美不仅在鳞,而且是一直鲜到骨子里去的,也就是说,鲥鱼的每一根刺都值得用心吮吸。”更准确地说,“值得用心吮吸”的不是鲥鱼的刺,而是鲥鱼的颧骨。鲥鱼的颧骨,渔民称之为“香骨”,是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的,故有“一根香骨四两酒”之说。
春笋和鲥鱼共煮,再加点香菇,“撒几茎嫩葱,端的是风姿绰约,清妙可人。浸透脂肪的鳞片,入口稍嚼即化,那时肚子里极清寡,故对腴美丰润的滋味感受尤深。春天的新笋满蓄清灵之气,与鲥鱼的鲜肥相互提携,当是大美至味。”
我们南通民俗文化专家王宇明在《衣胞之地》一书里也说:“鲥鱼带鳞烧又肥又鲜又嫩,世上没有比它再好吃的东西了。”难怪郑板桥云:“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二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