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成块。如果血栓脱落并随静脉血液迁移,就有可能回流至肺部,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一般来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会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静脉怒张等表现,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
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物、溶栓药物和对症用药。抗凝治疗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防止静脉血栓进一步形成和蔓延。
手术治疗即切开取栓术,但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且复发概率相对较高。
介入治疗即血管腔内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栓塞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在血管微创介入下局部放置导丝将血管扩开,必要时局部放置支架或将血栓取出。
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避免久坐久站久卧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久坐久站久卧。对于由于疾病等因素受限活动的患者(如卧床状态),通常医生会鼓励其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下肢活动锻炼。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平衡膳食,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早起喝一杯温开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发生高脂血症等疾病,降低患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保持规律运动血管弹性下降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所以平时适当运动有利于保持血管畅通、促进血管弹性。每天运动强度不需很大,保证每天进行规律、科学的运动即可。
转自: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