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55年授衔的大将的其中一个是标准就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旅长或者新四军的师长,但是正式授衔时八路军的六个旅长中只有两人被授衔大将军衔。
红军整编为八路军时的六个旅长分别是:343旅旅长陈光、344旅旅长徐海东、358旅旅长卢冬生、359旅旅长陈伯钧、385旅旅长王宏坤、386旅旅长陈赓。其中只有344旅旅长徐海东与386旅旅长陈赓被被授衔大将,其余人员要么没有授衔,要么被授衔上将军衔。
55年授衔是参照52年职务评级,红军时期的资历以及所能代表的老部队,当时对于红军整编为八路军时能够担任旅长的将领来说,红军时期的资历授衔大将都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授衔大将就主要看52年时担任的职务以及是不是能代表特定的老部队。
陈光(1905年—1954年),湖南宜章人,
湘南起义时陈光率领宜章地区的农民武装配合朱德的南昌起义部队攻打宜章县城,后来随大部队井岗山会师。
历任:井岗山红四军29团团长,红四军第12师师长,红一军团红二师师长,红1军团代军团长,115师343旅旅长,115师代师长,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
井岗山红四军主要来自三个方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湘南起义,作为湘南起义的代表陈光跟南昌起义的代表林彪与秋收起义的代表罗荣桓属于同一级别,虽然林彪与罗荣桓级别高过陈光,但是井岗山红四军这支老部队一直是由陈光率领,55年授衔大将保底,元帅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建国后陈光在广东的一些工作方式不当,而且拒绝接受批评改正,在隔离审查中负气自杀,最终陈光错过了大将军衔。
徐海东(1900年—1970年),湖北省黄大悟县人
黄麻起义时徐海东率领当地游击队加入鄂豫皖地区的红一军,后来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鄂豫皖红四军,徐海东担任红四军第12师36团团长,当时第12师师长是陈赓。后来徐海东奉命组建红二十五军并担任第74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徐海东奉命留守。
历任:鄂豫皖红四军第12师36团团长,红二十五军第74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副军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
徐海东在1940年1月之后就因为伤病一直在休养,55年授衔前没有担任任何实际职务,授衔大将是毛主席特批作为红二十五军及陕北红军代表入选。
卢冬生(1908年—1945年),湖南湘潭人
卢冬生原本是陈赓家的放牛娃,后来随陈赓一起参加革命。南昌起义失利后,卢冬生奉命护送贺龙回湘西北,随后担任贺龙的警卫员。
历任:红二军团警卫营,红二军团第4师师长,第120师358旅旅长
卢冬生作为红2军团的代表担任第120师358旅旅长,由于卢冬生被派往苏联学习,所以358旅的旅长由张宗逊代理。抗战胜利后,卢冬生在东北被违纪的苏军士兵枪杀,如果不是这一意外,卢冬生肯定是红2军团的大将代表。
陈伯钧(1910年—1974年)四川达县人
陈伯钧最早随卢德铭的武汉警卫团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后来奉命参与组建井岗山地区的地方武装红三军,后来借调到宁都起义的红五军团任职。
历任:红三军第七师师长,红五军团红十五军军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参谋长,红六军团军团长,120师359旅旅长,陕甘宁留守兵团385旅副旅长,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第四十五军军长
陈伯钧在52年评级时只是副兵团级,而且陈伯钧担任358旅旅长只是临时职务,陈伯钧自然没法代表358旅及红6军团,所以只能以资深副兵团级授衔上将军衔。至于红6军团的代表肖克与王震没有入选大将,各有各的问题。
王宏坤(1909年—1993年),湖北麻城人,王树声大将的堂弟
王宏坤早年随王树声参加黄麻起义,后来一直作为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的核心。
历任:鄂豫皖红四军第10师30团团长,红四军第10师师长,川陕时期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第120师385旅旅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兼第6纵队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0纵队司令员,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
第129师385旅是王宏坤的老部队红四军改编而成,后来385旅先后组建了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与第10纵队,但是随后王宏坤均是很快脱离一线指挥,而且原本打算第6纵队与第10纵队合编为第二野战军第6兵团因为战争结束的太快而没有成建制,最终52年评级时王宏坤只是副兵团级。
王宏坤原本是有可能作为红四军的代表授衔大将的,但是其堂哥王树声以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被授衔大将,所以只能是上将了。
陈赓(1903年—1961年),湖南湘乡人
陈赓是黄埔一期,早年从事情报工作,后来前往鄂豫皖根据地担任鄂豫皖红四军第12师师长,当时手下两个团长分别是许世友与徐海东。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转到中央苏区,担任彭杨步兵学校校长。
历任:中央特科第二科科长,豫皖红四军第12师师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北红1军团第一师师长,第129师第386旅旅长,陈谢兵团司令员,援越代表团团长,志愿军副司令员,哈军工院长。
陈赓担任129师386旅旅长纯粹属于应急任职,虽然陈赓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职务,但是386旅的前身红31军是王树声的老部队。当然陈赓被授衔大将军衔绝对是没有任何可争议的,作为四处调用应急救火万金油,陈赓至少能从七个方面拿到大将军衔。
陈赓的大将资格包括:情报系统(中央特科科长),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红一方面军(红军干部团团长),指挥大兵团作战(陈谢兵团司令员),抗法援越(军事代表团团长),抗美援朝(志愿军副司令),军事院校系统(哈军工院长)
DK
陈光真的有可能大将,资历太牛了
不忘初衷情 回复 09-23 15:04
最最重要一点就是 救了中央红军。
农民 回复 09-16 13:40
当时广州是直辖市啊
活在当下
扯淡呢,陈光不可能是大将,更别说元帅了,不过上将问题不大
bloodboychina 回复 09-22 14:54
你看看四野参谋长是谁?副的能授大将?
冥月松间照清泉尸上流 回复 10-04 21:46
看看副师长萧克再来说一下
静夜思
大将中,海东将军和陈庚将军是稳如泰山的。
www 回复 07-11 07:41
粟是新四军,小编这次主推八路军
野微凉 回复 07-10 15:35
因为是大将所有他的争议最大!
足够从容
陈赓大将当过志愿军代司令员
sijingjialiang 回复 没有王法吗 08-24 21:18
照你这意思来,邓华,杨勇等应该是大将而不是上将
没有王法吗 回复 08-20 14:04
肯定有的,你看看多少中将衔
破天
115师代师长,这个职位分量很重,大将极有可能。
用户17xxx66 回复 09-16 10:57
张宗逊,一野副司令,照样只有上将
孤狼望月 回复 09-20 18:16
已经算是分家了,虽然115分兵不分家,但已经分开成两个分区发展了,两大内政元帅都是以发展为主,陈光指挥主力战斗是非常有限,编制一直都是压缩分散的,到了后期爆兵出山东,过海抢东北后才合拢成四野,按理说黄克诚是他手下,已经是大将,陈光成为大将应该没问题,只是后期拉胯,锋芒都给黄克诚[笑着哭]
用户13xxx60
陈赓可是元帅的资历和能力,没上元帅那是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在386旅原本让许世友做副旅长时是不高兴的,结果一听陈赓是旅长就心服口服了。所以,陈赓这旅长可不是一般旅长能比的。
JoJo 回复 09-09 22:19
除非是十二个元帅,不然陈庚是不可能的,粟裕才是第一大将,粟裕才是有元帅的资格。
不忘初衷情 回复 JoJo 09-23 15:14
十二元帅也不可能有陈赓将军,别忘了 那些退出远军衔的大佬们
葫芦
陈庚授元帅都没问题
用户17xxx66 回复 09-16 10:59
[笑着哭]李克农,陈赓的部下,授上将军衔[笑着哭][笑着哭]
不忘初衷情 回复 用户17xxx66 09-23 15:12
李克农是情报代表。上将很正常
用户10xxx06
我发现所有说陈赓大将的贴子,都不提55年之后,他任总参主管作战的第一副总长。是这帮人不知道吗?
进步之星ow 回复 09-29 07:21
十个有八个把陈大将改名为庚
有点费柴
周士第的资历也高,大将中就张云逸比他高
晚风如秋 回复 06-25 07:14
张云逸大将享受元帅待遇,仅此一人
不忘初衷情 回复 09-23 15:15
萧克将军还是元帅资历呢。
伟哥仔
致敬!
挥之不去
任弼时不走那么早萧克绝对是大将,
小鱼饵
陈赓和粟裕是可以授元帅的
宇宙微尘 回复 09-07 23:32
陈赓虽然大将排第四,但如果元帅多两个名额,必定是粟裕和他
青莲,出於泥而不染
我记得359旅旅长是王震吧?就是不知道是第几任
随风走了 回复 09-15 06:35
当时王震是副旅长
园园
陈光按红军和八路军的资历应该授大将,按在四野的资历,最高也就上将。肖克的资历不比陈光差,四野参谋长,陈光为四野副参谋长。四野副参谋长、广东军区副司令属了标准的中将。
用户10xxx30
陈庚他背蒋中正的时候,好多大将还在背中正式
Hades丶
陈赓:我黄埔一期,老蒋叫我救命恩人,天王老子还没我大
喔喔
因为元帅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