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福建:创新“两品一械”审评监测工作 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近年来,福建省药品审评与监测评价中心充分发挥“安全哨兵”作用,在全国率先探索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以下简称“两品一械”)审评监测融合发展模式,强化药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持续提升审评监测工作质效。自2021年成立以来至今年6月30日,该中心累计收到监测报告38万份;办结“两品一械”审评件8800余件。

“两品一械”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该中心配合福建省药监局制定《关于加强全省药物警戒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工作方案》,建立省市县所四级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卫健部门建立定期通报与AEFI(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风险会商制度,遴选设立109家省级监测哨点及基地,优化省属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指标,显著提升报告数量和质量,强化医疗机构报告主渠道作用;通过走访调研、培训班和医疗器械监测系统注册账号专项清查等举措,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注备人落实主体责任。

在强化风险预警方面,该中心坚持日监测,聚焦集采药械、创新药械、新原料化妆品等重点品种加强预警,强化风险信号识别、研判和处置,确保“早发现、快研判、严处置”。出台福建省《体外诊断试剂不良事件上报指南(试行)》,制定《化妆品不良反应风险快速报告程序》,推动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处置规范》《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事件处置工作程序》等,实现“监测—分析—处置—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

在推动审评提质增效方面,该中心多措并举提升审评效能,强化全流程质量管理,连续3年零缺陷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审核,确保审评结论科学可靠;严格质量安全关,2021年以来共审核不通过审评件300余件,杜绝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的产品上市;持续优化审评流程、创新推行“集中共审、精审共评”模式,为重点创新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医疗器械审评平均用时、审评能力居全国前列;探索“智慧审评”建设,在普通化妆品备案后资料技术核查中推行“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缩短审评时限约30%,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帮扶企业、服务产业发展方面,该中心依托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医疗器械福建创新服务站、厦门分中心等平台,深入企业、园区开展宣贯、辅导,为当地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审评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现场帮扶企业100余家次、研审联动150余个产品;举办审评开放日活动2场,解决医疗器械企业问题101个;通过创新服务站,提前介入、全程指导,累计帮扶解决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问题500多个,推动福建省8个品种列入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审评前置重点产品清单。另外,该中心畅通沟通渠道,建立问题台账,及时响应企业咨询和诉求,开展网络公益培训集中解决疑难问题。

转自:中国消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