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镇雄警方深耕主防警务让平安可感可知

本报讯(记者余光通讯员万祖雄)一直以来,镇雄县公安局以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夯实年”为抓手,围绕做实做强基层警务,规范化、数字化、扁平化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改革,聚焦治安要素目标,深耕主防警务,让平安可感可知。

一大早,镇雄县公安局南城派出所社区民警龚建淇的手机上,就有10余个村(社区)居民小组警民联系微信群收到信息。每天,龚建淇都会认真处理,在线开展办理户籍、法律解答、警情通报、防诈反邪、抢险救灾等日常警务工作宣传,同时通过这些群实时反馈当地社会治安及社情民意。

“这个警民联系群很适用,上户口、办证等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时一个小问题就在群里解决了,民警真为群众着想。”镇雄县旧府街道高山村丫口组居民王建某点赞警民联系群。

龚建淇说:“警民联系群建群后,群众诉求响应率达100%,这是对社区民警工作的硬性规定。”

6月22日,镇雄县公安局大湾派出所驻村民警王濂来到自己的责任区雨萨村,与义警向明晓、村综治干部一起开始一天的工作。在田包包村民小组入户走访时得知,一村民与儿媳因琐事导致婆媳关系紧张,不时吵闹、互不相让。

“家庭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和化解,是基层治安防控的基本要素。”王濂说,这种矛盾在农村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在化解时,王濂一行特地组织周围群众聆听和见证解决过程,达到以事释法、以法明理的目的。

“村(社区)警务承载了无数家长里短、琐事小事。‘办得了案、消得了火、劝得了架、讲得了法’是对社区民警的工作要求,更是做好基层治安防控工作的要件。”镇雄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民警和村(社区)义警、网格员、保安员、乡贤等在处理这些琐碎小事中,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引导群众知法明理,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夯实社会治安基础。

据悉,镇雄县公安局在推进主动警务、主防警务实践中切实补齐短板,把村(社区)警务作为强化基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强化警民互动与服务创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任务要素,通过警力下沉,以“网格+警格+N”模式,科学合理设置网格运行机制,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命案防控、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强基补短板、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工作深度融合,实现社情民意收集无遗漏、为民服务无缝隙、治安防控无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