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重要的学术发布会,正式推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及相关校释、英译系列成果。这一系列成果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迈入新阶段,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此次发布的第十四辑整理报告中,包含了三篇此前从未公开的先秦文献。其中,《两中》以夏朝禹、启之间的君位传承为背景,而《成后》与《昭后》则聚焦于周成王和周昭王的历史事迹。这些文献为重新审视夏朝与西周的历史脉络,以及先秦时期思想观念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支持。
例如,《两中》中明确指出,夏禹去世时,夏朝的政治中心位于“有河”,直到三年后夏启即位,才迁至“有夏”。这一记载提示我们,在研究夏文化时,除了关注豫西的伊雒族群“有夏”,还应重视晋南的河汾族群“有河”。此外,关于夏启继位的方式,简文中详细描述了天神共同推选的情节,这与传统文献中“禅让”与“篡夺”两种说法截然不同,为研究远古时期的君位继承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清华简的整理与研究始于2008年,当时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回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这些竹简内容丰富,涵盖了早期的经史类典籍,其中既有可与《尚书》等传世文献对照的篇目,也有失传两千多年的佚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清华简已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
清华简中不仅包含大量历史记载,如《系年》《楚居》等篇目,还涉及先秦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文武受命”“周公居东”“平王东迁”等事件,在清华简中均有详细记载。这些史料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白,还为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清华简中还发现了许多与商汤、伊尹、武王、周公等历史人物相关的记载。这些人物在简文中形象鲜活,语言丰富,为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邦家之政》记载了鲁哀公与孔子的对话,展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清华简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正值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阶段。简中不仅包含儒家思想,还体现了墨家、道家等多种学派的观点。例如,《良臣》篇列举了历代贤能之臣,而《尹诰》则强调了“尚同”与“非攻”的思想。
除了思想与历史,清华简还包含了丰富的科技与文化内容。《算表》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实用算具,能够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筮法》则展示了与《周易》不同的占筮系统;《五音图》与《乐风》则是研究先秦音乐史的重要文献。
近年来,清华简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价值挖掘与传播推广。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清华简的校释与英译工作稳步推进。《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计划出版十八卷,目前已推出第一辑。此外,清华简的英译系列丛书也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年,清华简将赴奥地利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中文日的展览,并将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上展出《五纪》篇。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清华简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清华简的发现与研究,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正是先秦时期文化繁荣的缩影。随着研究的深入,清华简必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