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李在明低头了!再不止损,韩国真就保不住经济了。中方的反制,虽然来得晚了五天,但一

李在明低头了!再不止损,韩国真就保不住经济了。中方的反制,虽然来得晚了五天,但一出手就让人明白:这不是儿戏。 6月26日,韩国宣布对中国不锈钢厚板加征20%的反倾销税,一加就是整整五年,理由是中国产品“冲击韩国产业”。这明摆着是给美国递投名状——因为特朗普正逼着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威胁要对韩国汽车、钢铁加征关税。韩国的钢铁产业本来就面临着全球产能过剩的问题,美国的关税威胁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李在明没得选。 可是,李在明心里比谁都清楚,韩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有多深。数据显示,2024年,中韩贸易额突破3280.8亿美元,中国连续21年稳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韩国的半导体、汽车等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极高,一旦中韩关系持续恶化,韩国经济必然遭受重创。 就拿三星来说,它在中国西安的闪存芯片工厂,产量最高可达每月25万片晶圆,约占三星电子NAND总产量的40%。如果中国市场出现波动,三星的全球供应链都可能受到影响。 所以,李在明直接玩儿起了“拖字诀”。他一方面宣布对中国不锈钢厚板加征关税,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拖延来缓解中美之间的压力。 他这如意算盘打的挺响,既能暂时满足美国的要求,又不至于彻底得罪中国。但很显然,中国不吃这套! 7月2日,中国宣布对欧盟27国,以及英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总共30个国家的进口不锈钢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延长5年。这一措施直接针对韩国的不锈钢产业,让韩国的钢铁出口雪上加霜。 韩国钢铁产业本来就面临着美国的关税压力,现在又加上中国的反制,可谓是腹背受敌。韩国钢铁企业的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比如,韩国的汽车产业就需要大量的不锈钢产品,如果钢铁供应出现问题,汽车生产也将受到影响。 其实,韩国完全可以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来缓解经济压力。中韩两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比如,韩国的SKOn在中国江苏省盐城市投资建设的动力电池工厂,已成为其全球布局中规模最大的单一工厂。如果韩国能够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不仅可以稳定供应链,还能开拓新的市场。 可是,韩国现在却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一方面,美国的压力让韩国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另一方面,韩国又离不开中国市场。这种矛盾的心态让韩国在处理中韩关系时显得犹豫不决。李在明的“拖字诀”虽然暂时缓解了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只会让韩国陷入更深的困境。 就像2017年,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导致中韩关系陷入建交以来最严重的困境。中国切断了与韩国大部分的贸易往来,韩国旅游业和零售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达8.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9.65亿元)。这一次,如果韩国继续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历史很可能会重演。 现在,韩国的经济形势已经非常严峻。李在明必须尽快做出决断,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如果他继续选择“拖字诀”,不仅无法解决韩国经济的根本问题,还可能让韩国在中美之间失去更多的战略空间。 换言之,韩国应该认识到,中国是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才是韩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否则,韩国真的可能保不住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