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雍正真的“滴酒不沾”吗?这本书带你走进故宫隐秘角落

故宫里珍藏的手持小风扇,是怎么转动的?

紫禁城里的“特大蚊帐”是怎么搭建起来的?

雍正帝真如他所言,是“滴酒不沾”吗?

偌大的紫禁城里,真的找不到一个烟囱吗?

故宫“御猫”今何在?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古老的紫禁城将再迎游客高峰。为大众所熟知的故宫,实际上并不为大众深知。古老的皇家建筑背后,不仅承载着六百年的历史记忆,更隐藏着明清宫廷不为人知的隐秘生活细节。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的全新力作《故宫生活志》,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厚的文献资料,辅之以300余张珍贵图档,带领读者走进故宫的隐秘角落,揭开明清皇家起居、饮食、行乐、节俗的生活百态。

2004年,刚毕业的周乾被“招入宫中”,加入了古建部太和殿大修工程。如今,他已经在“宫里”待了二十一年。从故宫古建筑入手,周乾的研究兴趣逐渐扩展到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故宫是一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大宝库,古建筑背后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不仅事关建筑本身的科学原理,隐藏在建筑细节背后的古人智慧、历史变迁、文化蕴含,是更引人入胜的东西。”这部《故宫生活志》,就是周乾数年来研究故宫历史文化的心血之作。

周乾的科普有点“另类”,他擅长以科学视角解读故宫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没有现代音响设备,畅音阁大戏楼戏台上的声音为什么能传得那样远?故宫里珍藏的手持小风扇,是怎么转动的?故宫的“地暖”是怎么取暖的?冰窖里的冰化了怎么办?到了夏天,紫禁城里的“特大蚊帐”是怎么搭建起来的?在《故宫生活志》中,他以通俗生动的笔调,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解答。

作为故宫学研究院中的一名学者,周乾也以向公众澄清网络上以讹传讹的“误读”为己任。例如,偌大的紫禁城里,真的找不到一个烟囱吗?在书中,周乾澄清:“紫禁城中并非没有烟囱,在坤宁宫背面就有一个,那是萨满教祭祀时煮猪肉用的排烟道。但除此之外,紫禁城中的确没有其他烟囱。”再比如,雍正帝真如他所言,是“滴酒不沾”吗?周乾从史料和图档资料中找到了答案:“雍正帝不好酒,但并不反对饮酒。他和父亲康熙帝一样,更看重酒的养生保健作用。”

周乾坦言:“我的治学风格有点‘轴’,不喜欢人云亦云,网上传得多的内容往往会引起我的质疑和关注。凡事要有证据。对于任何传言,要么有史料证据,要么有现场调查证据,要么有实验分析证据;如果都没有,那么这个传言就是站不住脚的,我也不愿意写进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