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柳叶刀“威克利-伍连德奖”征稿:未来医生

转自:医学界

《柳叶刀》设置的“威克利-伍连德奖”(TheWakley-WuLienTehPrize)正在征集中文稿件。今年的征稿主题是“未来医生:理想、挑战与前路”(FutureDoctors:Ideals,Challenges,andthePathForward)。

《柳叶刀》诚邀您基于自己的经历展开思考,在文章中描绘您所想象的、理想的医生。以下问题供启发(不限于此):

随着AI逐渐融入医学领域,什么才是未来医生的核心价值?

面对专科分化,医生应如何平衡专业深度与全局视野,提供全面的患者照护?

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挑战中,医生应承担何种角色,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

医生应如何为弥合社会与健康不平等贡献力量,确保弱势群体公平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由于职业晋升、资源分配与社会声誉往往与研究成果的发表挂钩,医生应如何平衡学术成就与一线临床照护?

如何实现优质患者照护与高水平研究相辅相成而非彼此牵制?

面对职业倦怠与高压环境,需要建立何种支持体系,从而可以帮助医生在照护他人健康时亦能维系自身福祉?

来稿要求

须从个人视角展开,用中文撰写、叙事优美流畅并立足于现实思考。

结构可灵活设置,可自由地对主题展开深入和(或)创造性探讨,不应出现研究数据或文献引用。

原创,且未曾发表在其他纸媒或网络平台,包括社交媒体。

每位作者只能提交一篇参选文章,且文章不得包含任何可能透露患者个人信息的内容。

AI使用仅限于辅助中文写作,且必须明确声明使用情况,不得使用AI生成内容。

凡是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无论处于任何职业阶段,均可参与征稿。

篇幅以中文1600-2000字为宜。

参赛作品将由编辑团队及中国合作伙伴设立的外部评审委员会共同匿名评审。获奖者将赢得2000英镑奖金,获奖作品将于2026年1月在《柳叶刀》官网在线发表。

关于“威克利-伍连德奖”

“威克利-伍连德奖”是《柳叶刀》于2019年设立的,旨在通过让中国医生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加强医患沟通和理解。设置该奖项也是为了致敬两位医界楷模——伍连德(WuLienTeh)、托马斯·威克利(ThomasWakley)

伍连德,一位生于马来西亚的中国医生,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首批华裔医学生之一,曾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1910年率众迎击鼠疫,1911年担任“万国鼠疫研究会”大会主席。他在中国建立了多所现代医院、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前身为北京中央医院)就是他于1918年所建。

伍连德与《柳叶刀》创刊主编托马斯·威克利颇有相似之处。二人均是医界翘楚,同时也是高屋建瓴的社会改革家。为给医学界“引入光明”“驱除糟粕”,托马斯·威克利创办了《柳叶刀》。

往届“威克利-伍连德奖”的征稿主题包括女性与健康,《柳叶刀》两百周年的5个焦点领域(全民健康覆盖、儿童青少年健康、精神健康、气候与健康以及健康研究),中国医生的恻隐之心和医患联系,医务工作中“隐秘”的故事等。获奖文章作者中既有三甲医院的医生和博士研究生,也有正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医学生。

(转自: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