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的暨大,到今年的青岛大学,感觉每一年,都会有一个大学因为“住宿环境”恶劣而上了热搜,今年更是发生青岛大学宿管大爷不幸离世的悲剧。
这些住宿环境不好的现象,其实很多都是发生在老校区,很多高校的老校区因为历史原因,住宿条件很差,且长期得不到改善。
还记得乌龙20多年前上暨大的时候,那个宿舍(老建阳苑3栋)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时候(暨大1958年于广州复办)建的,别说空调,洗浴卫生间都是两边各一个,楼梯墙上的教员语录还若隐若现,墙角上爬满了青苔,因为宿舍前面是一块泥巴地,宿舍里老鼠很多,可以爬到你的铁架床边沿,记得不止一次,室友们半夜起来打老鼠。
由于建3和建4正好是暨大地势的低点,一下雨,这里就成为著名的“建阳湖”,暴雨过后,积水可以没过院子里的羽毛球杆,半夜睡着觉,我们1楼的男生,和对面建4的医学院女生会发现宿舍里波光粼粼、月光隐现,盆都飘起来了。
w革十年,暨大停办,整个校区被一军大(今天的南方医科大学)征收了,由于距离医学院很近,有说法我们住的建3和同一个院子的建4,都是一军大附属医院的一部分,住的时候总是能闻到福尔马林的味道。
但这个老宿舍也是有好处的,南北通透,前面是走廊,后面每两个宿舍共用一个小阳台,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是前后阳台,采光通风是很好的,大一的时候喜欢跟着隔壁宿舍的师兄(大我们一届)一起在阳台上,看医学院的漂亮女生,不过,她们通常都抱着骷髅回宿舍,虽然是教具,但也有点虾仁。
我们住了整一年之后,因为要喜迎百年校庆,暨大石牌本部大拆大建,建3被拆了,但关于这个快和我们父辈差不多老的宿舍,回忆依然挥之不去,和师兄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大二的时候,我们搬到了去年上过热搜的真如苑,这个宿舍虽然新一点,但以前是二人间研究生宿舍,改成四人间后更加狭窄,印象里居住十分局促,而且采光、通风还远不如老建3,体验非常不好。
大学4年,只有大三、大四住了北门附近的拳新宿舍楼,可以每天都眺望华师,住宿环境大为改善,好不容易鸟枪换炮了,可我们住在9楼,记得开始半年电梯没开通,每一次上下楼都要算计个半天,就怕落下东西,想想也是搞笑。
青岛大学已开始装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