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乌克兰赫尔松州由俄方任命的州长萨利多突然向外界宣布,他手头已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乌克兰赫尔松州由俄方任命的州长萨利多突然向外界宣布,他手头已整理好了“公投入俄”相关的全套文件材料,准备向联合国提交。他还特别强调,2022年进行的“公投”是公开合法的,有签名名单、录像监控与国际观察员坐镇,“证据”齐全,这意味着乌东四州加入俄罗斯的程序完全合法,现在是乌克兰侵略俄罗斯领土! 最近,萨利多高调宣布,他已经整理好了所谓“公投入俄”的全套材料,准备递交联合国。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他还特意强调,2022年在赫尔松等乌东四州搞的“公投”完全合法,有签名名单、录像监控,甚至还有“国际观察员”背书,试图证明乌东四州加入俄罗斯是“民意”。这操作乍一看挺唬人,但细琢磨就有点意思了——他这是想借着联合国这个国际舞台,给俄罗斯的领土扩张披上一层“合法”外衣。可问题在于,这套文件的含金量,国际社会压根不认。 萨利多是谁?简单说,他是个从乌克兰地方官员转型成俄罗斯代言人的人物。1956年出生,苏联时期搞过建筑,后来在赫尔松当过市长,2002到2012年连任三届,算是个有点根基的地方大员。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他公开支持俄罗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俄军占领赫尔松,他直接被任命为“州长”。这背景一看就明白,他的权力完全靠俄军撑腰,手里的文件再花哨,也绕不开“枪杆子”这个硬道理。 萨利多口中的“公投”发生在2022年9月,赫尔松等四州在俄军占领下搞了场投票,官方数据称97%的票支持加入俄罗斯。这数字听着耳熟,跟某些国家选举似的,但真相没那么简单。当时赫尔松街上全是俄军,投票站外士兵持枪巡逻,不少居民说有人挨家挨户逼着签字,反对的还可能被威胁。所谓的“国际观察员”呢?基本是俄罗斯的盟友,比如白俄罗斯派来的,西方压根不认这帮人的报告。加上很多人早就逃离赫尔松,留下来的敢怒不敢言,这“民意”到底有多真,谁心里没点数? 萨利多拿出的证据——签名、录像、名单——乍看挺全,可在国际法眼里,这玩意儿站不住脚。联合国早就定性,这种在占领区搞的“公投”是非法的,违反了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欧美国家也说,这些文件“毫无法律效力”,压根不值得一驳。萨利多还反过来喊“乌克兰侵略俄罗斯领土”,这逻辑翻转得让人瞠目结舌,但也暴露了他的底气:靠军事占领硬撑,文件只是个摆设。 萨利多把文件递到联合国,摆明了想逼国际社会表态。可惜,联合国不是他家后院。2022年10月,联大就通过决议,明确谴责俄罗斯的“伪公投”,支持乌克兰领土完整。这次萨利多再提交材料,联合国压根没搭理,西方国家直接甩出联合声明,称这是“政治闹剧”,还顺手加了一波对俄制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不客气,直接点名萨利多,说他迟早得为叛国罪上法庭。 为啥国际社会这么冷淡?道理很简单: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法的底线,俄罗斯靠军事占领强推“公投”,再拿文件装门面,谁会买账?萨利多的算盘是给俄罗斯撑场面,可这招在强权面前显得有点天真。国际法讲规则,但现实里,规则往往得看谁的拳头硬。赫尔松的归属,归根结底还是战场上见真章。 要弄懂萨利多为啥这么干,还得看看他的经历。这家伙早年在赫尔松干得风生水起,当市长时修路建房,还拿过“乌克兰最佳市长”的奖。但他亲俄的立场一直是个雷,2014年支持克里米亚入俄后,就被乌克兰当局盯上了,2015年直接上了通缉名单。2022年俄军来了,他顺势投靠,成了俄方的“州长”。从地方官员到占领区头目,这转变看着挺顺,但代价也不小——他现在出门得靠俄军护送,赫尔松老百姓里支持他的不多,骂他“叛徒”的倒不少。 萨利多的权力基础很脆弱,完全靠俄军撑着。赫尔松局势一变,他的位置就悬了。如果乌克兰反攻成功,他八成得跑路或者被抓;如果俄罗斯守住,他还能混一阵,但国际孤立和民怨会一直跟着他。这份“公投入俄”文件,说白了是他给自己和俄罗斯找的台阶,可惜这台阶太高,爬不上去。 这场戏不光是赫尔松的事儿,还牵扯到全球格局。萨利多提交文件,表面上是争“合法性”,实际上是俄罗斯在试探国际底线。过去几十年,国际法一直是维护秩序的工具,但遇到军事强权时,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占领乌东四州,都是靠硬实力打出来的,事后补个“公投”当遮羞布,萨利多这次不过是把这套路再玩一遍。 但这也暴露了个问题:国际法管不住拳头大的时候,主权和领土的争议就成了无解的死结。联合国能发声,能谴责,可没执法权;西方能制裁,能军援,可不敢直接下场跟俄罗斯硬碰硬。赫尔松的未来,说到底还是ics of power”的老套路。萨利多这招,到底是政治操弄,还是历史必然?咱们得拨开迷雾,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