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内心就喜欢幸灾乐祸!”一位网友发文吐槽,称“邻居四年前考了个民办本科国际贸易专业,每年学费2.8万,生活费每个月2500元,四年下来共花了30万。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外贸公司不是要求985就是211,民办的看都不看一眼。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先去跑外卖过渡一下。感觉花了那么多钱,最后就是个跑外卖的命,真是不值!” 此事情在网上流传开来,引发众多网友热议。面对网友的冷嘲热讽,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民办本科也是本科,也可以考公考编!三本民办院校根本学不下任何专业知识,学生都清楚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他们经过三至四年培训刷题,成功考过985,211毕业的学生,实现人生逆袭!” 在周少看来,这件事折射出学历鄙视链与职业选择的现实矛盾。民办本科30万的教育投入,在外贸行业遭遇的“出身门槛”,暴露了部分领域对学历标签的过度依赖。 但“考公考编逆袭”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学历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公务员考试更侧重标准化能力,民办院校学生通过长期刷题实现突破,恰恰体现了努力对路径的改写。 值得思考的是,教育价值不该仅用“投入产出比”衡量,跑外卖是职业选择而非人生定局,985学历也未必等于职业坦途。 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看后什么感受? #长沙新朋友# #寻美三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