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气人了!”
6月25日凌晨,深圳街头行人稀少。何女士(化名),一名采耳技师,正在门店值夜班。一位顾客消费了219元的“静耳舒躺”项目。服务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生了:该男子突然粗暴地动手动脚,甚至撕扯她的衣物,致使何女士胸部受伤。惊恐万分的何女士大声呼救,店内却寂静无声,无人回应她的求助。她奋力挣脱,冲出店门,向店长求助,希望报警。店长却轻描淡写地建议她接受300元补偿,息事宁人。何女士无法接受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她坚定地选择了报警。
“我拼命喊救命,可没人理我!前台也不管!他抓住我不放,还威胁我必须加他微信!”何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眼眶泛红,声音颤抖。她怎么也没想到,在工作岗位上,遭遇如此侵犯,竟然得不到任何帮助。事发时,店内人烟稀少,她的呼救声石沉大海。
第二天,何女士向公安机关报案,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很快将涉事男子抓获。事后,采耳店方面承认店长处理不当,已将其解雇,并表示愿意给予何女士赔偿。当何女士提出12万元的赔偿要求时,店方却拒绝了,双方就赔偿金额产生分歧。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同情何女士的遭遇,谴责店方的不作为,认为店方不仅没有保护员工权益,反而试图息事宁人,这种做法不仅助长了恶劣行为,也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安全感。但也有人质疑,凌晨营业和技师着装是否也存在问题,以及何女士索赔金额是否过高。
何女士的遭遇引发了公众对于工作场所安全和员工权益保护的讨论。门店作为员工的工作场所,理应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在员工遭遇侵害时,应积极支持员工维权,而不是试图掩盖事实,逃避责任。 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维护个人安全和权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