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从美国的角度看,发

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从美国的角度看,发动对华贸易战就是在搞“零和博弈”,不过,美国专家却强调,如果不跟中国开战,只是一味地搞零和博弈,那必定是个大错误,这该如何解释呢?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咱就得搞清楚啥叫零和博弈,简单说就是你赢我就输,总和永远是零。 就像两个人下棋,一方赢了,另一方肯定输,谁也占不了便宜,这种思维在国际关系里可不少见,总觉得资源是固定的,别人多拿一点,自己就少一点。 但现实真能这么算吗? 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在他们眼里就是典型的零和博弈。 他们觉得,通过加征关税、限制技术出口,就能打压中国经济,让自己的企业多赚钱。 比如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当时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信誓旦旦地说,要终结中国的经济奇迹。 结果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仅没减少,反而在2023年前三个季度就突破了4200亿美元。 这说明美国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以为自己能赢,结果却让中国更坚韧了。 中美贸易战其实不是真正的零和博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5年发布的白皮书,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中国是美国农产品、集成电路等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2024年美国51.7%的大豆、29.7%的棉花都销往中国。 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也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905.2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的786.4亿美元。 这说明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益,根本不是零和博弈,既然不是零和博弈,为啥美国专家还说不打仗却搞零和博弈是错误呢? 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美国的零和博弈策略没达到预期,反而伤了自己。 就说贸易战吧,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结果中国对美出口虽然下降,但对东盟和欧盟的出口却大幅增长。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13.5%,对欧盟出口也显著增加,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下降的部分完全被这些增长弥补了。 这说明中国市场多元化策略成功了,美国想通过贸易战孤立中国的目的没达成。 美国自己损失可不小,就说农业吧,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农产品后,美国农业部门遭遇重创。 一家草料出口商不得不裁员四分之一,货运数据显示中美船舶运输量同比下降44%,美国农产品价格下跌超过20%。 还有半导体行业,美国实施的出口管制让美光、应用材料等企业损失了超过120亿美元订单。 这些损失都是实实在在的,可美国政府却视而不见,还想继续搞他们所谓的零和博弈。 再看看中国,在贸易战中实现了不少突破,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后,不仅没倒下,反而推出了自己的芯片,中芯国际采用N+2工艺制造的芯片性能稳定。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比特斯拉的4680电池高出13%,在全球市场上大受欢迎。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8.9%,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5.4%,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9%。 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在科技和产业升级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专家之所以会发出警告呢,其实他们看清了一个事实:中美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就像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说的,中美将长期共存,保持可控竞争状态,不能用零和思维看待两国关系。 美国如果继续搞零和博弈,不仅伤不到中国,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现在贸易战已经打了好几年,美国不仅没达到预期,反而让自己的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 而中国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变得更强大了,这就像一场拔河比赛,美国拼命往后拉,结果绳子断了,自己反而摔了个跟头。 事实证明,零和博弈的思维早就过时了,合作共赢才是时代潮流,美国要是继续执迷不悟,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咱们中国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愿意与各国合作发展,但也绝不畏惧任何挑战。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