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有突破

美国巴克衰老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脑糖代谢可以保护大脑免受阿尔茨海默病的侵害。近日发表在《自然代谢》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脑糖代谢在对抗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上具有特殊作用,它可以通过分解神经元中的糖原(葡萄糖的一种储存形式)来保护大脑免受毒性蛋白堆积和退化的侵害。

糖原通常被认为是肝脏和肌肉中的储备能量来源。虽然大脑中也存在少量糖原,但糖原在神经元中的作用一直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资深科学家潘卡贾·卡帕赫博士称,新研究挑战了这一观点,认为储存在大脑中的糖原与病理过程相关。

研究发现,在果蝇和人类的Tau蛋白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一组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神经元都会积累过量的糖原。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聚集的Tau蛋白,会物理性地结合到糖原上,“锁定”并阻止其分解。一旦糖原无法分解,神经元就失去了管理氧化应激的重要机制,而氧化应激是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关键特征。

通过恢复糖原磷酸化酶(GlyP)的活性,能够启动糖原分解过程。这些在酶辅助下发挥作用的神经元并未将糖原作为能量生产的燃料,而是将糖分子重新引导至磷酸戊糖途径(PPP)——即生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和谷胱甘肽的关键通路,这两种分子均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通过提高GlyP的活性,脑细胞能够更好地清除有害的活性氧,从而减少损伤,甚至延长Tau蛋白病模型中果蝇的寿命。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或许能够通过发现神经元如何管理糖类,对抗与年龄相关的衰退。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