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马龙区创新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索实行“1456”工作法,建立“惩、治、防”联动机制,以铁腕治理的魄力和务实创新的举措,全面盘清、管住、用活农村集体“三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数智赋能,实现全流程监管。马龙区以“统一运行、集中核算、全程监管”为思路,采用“1+3+N”模式,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以数据监管大厅为核心,集成“财务管理、资产资源流转交易、村务公开”三大模块,具备项目建设、合同管理、在线监督等多个功能,能有效解决管理混乱、资产流失、效益低下等问题,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统一规范、透明高效。
盘清家底,破解“三不”难题。为保障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落到实处,马龙区探索实行“村级自查、乡级普查、区级协查、群众督查”4步核查机制;组建区、乡、村4级工作组,整合行业部门力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全面破解“不会盘、不想盘、不敢盘”的难题。截至目前,共盘清农村集体资金1.99亿元,建立台账300余册。
分类整治,提升管理效能。马龙区针对在“三资”清查过程中发现的权属争议、低效闲置等问题,采取管好一批、规范一批、化解一批、查处一批、盘活一批的整治措施,通过清理不规范合同、化解债务、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累计新增耕地450亩,化解债务28.7万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16个,盘活农村闲置房屋77套、低效用地1000余亩。
长效保障,巩固治理成果。为保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长效化,马龙区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责任落实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风险防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6项管理机制,为农村集体“三资”装上“安全阀”,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持续高效推进。同时,建立“激励有温度、约束有力度”的管理机制,不仅让基层干部干事有劲头,更让群众成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和监督者,共同守护好农村集体的“钱袋子”。谭吉蓉陈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