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汽中心、清华和华为联合发布了一份《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有一个观点,值得所有人警醒:有激光雷达,不等于你就是高阶智驾。这就像你买了台单反,并不意味着你就是摄影老鸟了。
现在越来越多车企,拿一些词来应对消费者,堆砌“激光雷达”“192线”“高算力芯片”用参数堆砌给消费者制造“高端智驾”的错觉。但问题是,这些硬件有没有和算法融合?有没有数据闭环?有没有真实落地体验?消费者并不知道。
甚至不少车,装了激光雷达,却连基础的城区领航都做不好,更别说沙尘、雨雾天气时,点云噪声激增、信号减弱,探测距离骤减,安全风险大增。
归根结底,智能驾驶是系统工程,不是放个激光雷达就等于安全。硬件再强,看得清≠看得懂,更≠反应得准。真正的“智驾”,要的是感知、决策、控制全链路协同,更要的是软硬件融合、云端和车端算法配合。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全栈自研能力,一会跟着特斯拉搞纯视觉,问题出来以后上激光雷达,这种“既不主也不辅”的折中方案,怎么可能跑得好?
今天有太多的智驾宣传,技术说一半,问题藏一半;硬件讲透了,体验却躲着不提。是时候回到初心了——真正安全的智驾是靠实打实的工程能力。有激光雷达不等于有高阶辅助驾驶 白皮书点破智驾营销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