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为什么没有封侯? 原因很简单: 1,投朱晚,且不太情愿 2,在朱元璋幕府三年,不做朱的官,仅为“珠履客”,也就是清客一般的谋士 3,浙东人士,并非淮西嫡系,不像李善长是濠州人、汪广洋是高邮人,他们与朱元璋家乡近,心俗近,从龙亦早,刘伯温则远了很多。 4,朱元璋都说过,刘伯温为人“刚直”,又孤高,不苟合,且多指陈朱元璋为政之失,以朱元璋的性格,一旦成事,必不相容。所以开国当年就把刘伯温免职还乡。几个月后朱元璋自觉吃相太难看,又把刘伯温请了回来。 然而,随着天下越来越稳,朱元璋待刘基也就越来越薄,变着法子羞辱。洪武三年六月,也就是大封功臣爵位之前几个月,元惠帝去世,李文忠又克应昌,元朝到此可以算灭亡了,朱元璋突发一诏,命令群臣中“尝仕元者不许称贺”,这明摆着是打刘基的脸,找理由羞辱和贬低他的人格。七八月间,刘基又以曾仕元而再次被免去御史中丞。 你想想,这么多铺垫在前,在11月的封爵中,刘基又怎么可能被公正对待? 何况,连汪广洋那样早年就投朱的心腹嫡系,都只封伯,刘基又怎能封侯? 最后,朱元璋迫害功臣的顺序,大致是这样:越是在朱元璋出乖露丑,陷入绝境之时,帮朱元璋脱离困境的人士,像刘基、朱文正、廖永忠,越是死得早,刘基力阻朱元璋“救安丰”,又在鄱阳湖决战中多有谋划。 朱文正在南昌顶了陈友谅八十天,使得陈友谅不能顺流而下直取金陵,使正率主力在淮区苦战的朱元璋不致陷入“退无所据”的地步,争取了关键时间。 廖永忠全程目睹了朱元璋与嫡系将领(徐、常、冯)在鄱阳湖大战的无能和出丑(坐舰被围,几不得脱,甚至座舰被击沉过),是朱元璋军队败出鄱阳湖之后,坚决要求再战,且射杀趁胜追击的陈骁友谅的功臣。 朱元璋首先就对这些人下毒手,必欲除之而后快。 除掉他们,就是除掉能力最强、对自己潜在威胁最大、最不会盲从自己的人,同时也掩盖了自己创业路上的低级错误和历史污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