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为邀请日本天皇德仁祭拜关东军付出了代价。前脚蒙古国宣布日本天皇德仁将访问蒙古国,后脚蒙古国六月份出口额就大幅度下降,煤炭多次流拍。据报道,2025年6月,蒙古国共出口产品与原材料总额为65.81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很多人都知道,这蒙古国的经济结构,那可真是单一得让人揪心,根据蒙古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他们90.5%的出口都靠矿产品,其中煤炭又占了矿产出口的大头。 2025年上半年,虽说出口收入涨了14%,但这主要还是靠煤炭和铜矿撑着,可到了六月份,出口额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这里面煤炭流拍的影响可不小。 像6月18日、24日、30日,蒙古国ETT公司和ER公司的炼焦煤竞拍都出现了流拍,尤其是ER公司,已经连续流拍25场了。 这说明他们这经济结构太脆弱,就像一栋房子全靠一根柱子撑着,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得晃三晃。 而且蒙古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那不是一般的重,别的不说,就看他们的矿产出口,99%都得经过中国的口岸运出去。 2025年上半年,中蒙之间的贸易合作成果不少,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签了6.65亿元的协议,商品展现场成交3384万元,还签了近1亿元的意向订单。 就拿煤炭来说,中国是他们最大的买家,可他们却在2023年干了件让人寒心的事儿。 当时有一批原本和中国企业签了直销合同的动力煤,就因为蒙方企业贪腐,被单方面撤销合同拿去拍卖,价格还涨了7.5倍,这不是明摆着过河拆桥嘛! 结果他们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最后大部分煤炭还是得卖给中国。 这么多年来,中国对蒙古的发展那可是掏心掏肺地帮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咱们先后派出2.7万多名援蒙工人,在蒙古国建了850多项工程,从发电厂、水电站到公路、铁路,啥都给他们建了。 这些工程现在都成了蒙古国的标志性建筑,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这些年,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项目,给蒙古国的老人和孩子提供医疗援助,让150个先心病患儿和540个眼疾老人重获健康,可咱们这么真心实意地帮他们,他们却在背后捅刀子。 今年7月6日,日本天皇德仁带着皇后到蒙古国访问,专门去乌兰巴托南郊的日军战俘纪念碑献花。 这座纪念碑是2001年蒙古国应日本要求建的,说是纪念“因极端环境殒命的日本战俘”,可却只字不提这些日军为啥会出现在蒙古。 关东军当年在中国犯下的罪行,那真是罄竹难书,他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搞细菌战、搞大屠杀,731部队的人体实验更是惨无人道。 日本天皇这一祭拜,表面上说是“反思战争”,实际上就是在美化侵略历史,对中国人民的感情造成了极大伤害。 咱们中国企业对这事的态度,也是相当明确,就拿煤炭流拍来说,6月份多次流拍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中国企业的态度变化。 蒙古煤炭的到厂价已经比国内同热值煤高出3%,再加上他们之前单方面毁约的事儿,中国企业自然会重新考虑采购策略。 之前他们撤销合同把煤炭拿去拍卖,现在咱们就转向澳大利亚等其他供应国,这就是市场的选择,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告诉蒙古国,咱们不是离了你就不行。 煤炭频频流拍对蒙古国的影响可不小,他们的经济本来就依赖矿产出口,煤炭流拍直接导致出口收入减少,财政压力增大。 2025年第一季度,蒙古国的预算收入就暴跌了16.2%,相当于蒸发了3.36亿美元,再加上之前的“白色灾难”导致农牧业减产,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这日子可真是不好过。 而且煤炭流拍,还暴露出他们基础设施的不足,公路运输效率低、成本高,铁路建设又滞后,这都成了制约他们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日本这次让天皇访问蒙古国,表面上说是“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实际上是想通过“天皇外交”拉拢蒙古国,提升自己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感。 他们还给蒙古国提供军事援助,把蒙古国拉入“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框架,又是送对空雷达,又是搞十年合作规划。 日本这算盘打得挺响,想借着蒙古国来牵制中国,可他们那点小心思,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中国对蒙古国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可蒙古国却为了一点眼前利益,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儿。 这就像种地一样,你不好好施肥浇水,反而去破坏灌溉系统,最后遭殃的还是自己。 希望蒙古国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别再干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了。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