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六盘水这座“中国凉都”的脉搏便随着一年一度盛事的临近而加速跳动。街头巷尾渐浓的赛事氛围、精心布置的赛道标识、跃跃欲试的跑者身影,整座城市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马拉松赛全力以赴地准备着。
在这股涌动的筹备热浪中,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明祥的身影显得格外沉稳而专注。这已是他与“六马”并肩作战的第十个年头。十年光阴流转,从首届赛事的紧张摸索到如今的从容调度,明祥的坚守如同一根坚韧的生命线,早已深深嵌入这场城市盛典的成长脉络之中。
回望2013年那个同样充满期待的八月,首届“六马”开跑在即。明祥坦言,许多具体细节或许已模糊,但全院上下那种“全副武装”的高度重视感,至今令他记忆犹新。
提前半个月的周密部署、反复进行的培训演练、严阵以待的物资设备……一切都透着初次探索的严谨与压力。正是这份起点上的郑重其事,为日后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医疗保障网络埋下了种子。
十年间,明祥亲历了“六马”规模与影响力的几何级跃升,参赛人数激增、选手构成日益多元。对他和他的团队而言,这意味着保障点位必须更密集、响应时间要求更苛刻、应对突发群体事件的预案必须更周全。
挑战不断升级,而明祥也在应对这些挑战中淬炼成长,从最初的按部就班,到如今能精准预判风险、快速调配资源。最令他及团队自豪的成就,是在这十年风驰电掣般的奔跑中,成功守住了“零心源性猝死”的生命底线。
这绝非偶然,明祥深知,它凝聚着预警机制不断前置的智慧、急救技能日臻精进的汗水,以及团队在无数次磨合中锻造出的无缝协作精神,而这些,都已成为他专业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十年的磨砺,让“六马”医疗保障体系完成了一场静水深流的革命性蜕变。在明祥见证下,赛事保障早已超越单一医院的任务,成为全市医疗系统协同作战的共同使命。
赛道巧妙贯穿城区,沿途医院形成了高效的接力救援网,特别是由政府托底、选手无需担忧费用的“先诊疗后付费”绿色通道机制,更是明祥团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的成果,为选手构筑起坚实的后盾。
面对凉都独特的地形和气候带来的考验,明祥带领团队不断学习、总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性保障策略。赛道起伏、烈日急雨等潜在风险被纳入重点监控范畴,急救预案因此更具韧性和适应性。这份在实战中积累的独特经验,不仅保障了“六马”的安全,更沉淀为六盘水市应对各类大型活动公共卫生应急的宝贵财富。
当被问及支撑十年坚守的动力源泉,明祥的回答朴实而有力:“参与即快乐,参与即自豪。”这份快乐与自豪,既源于专业能力在高压实战中的不断淬炼与提升——从处理单一伤情到参与大规模应急响应,他的视野与能力边界不断拓宽;也源于患者转危为安时那份沉甸甸的职业价值感;更源于医院及社会对急诊团队专业奉献的高度认可。这份快乐与自豪,深深融入每一次凌晨集结披星戴月的辛劳与深夜归家疲惫的身影中,化为支撑他职业信仰的深厚养分。
十年“六马”,对明祥而言,更是一座高强度的城市应急能力训练场。它不仅显著提升了六盘水市的整体医疗急救响应水平,磨砺了团队协作与快速决策机制,甚至促使明祥和他的同事们主动储备外语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日益增多的国际跑者——这是他个人和团队为适应赛事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明祥还特别提及那些默默付出的赛事志愿者和热情有序的市民,认为他们传递出的城市温度,与专业高效的医疗力量相辅相成,共同编织了凉都赛事安全可靠、充满人情味的独特体验网,这份感受也让他对医者仁心与城市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于六盘水这座城市,“六马”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场单纯的体育竞赛,它已成为一张跃动着健康、活力与专业精神的烫金名片。
明祥对此深有体会,他深信,高效、专业、充满温情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擦亮这张“中国凉都”健康招牌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柱。它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出一个清晰有力的信息:六盘水不仅拥有天赋异禀的清凉气候,更具备承办国际顶级赛事的安全保障实力和细致入微的城市人文关怀。
明祥满怀期待,希望未来十年,“六马”能持续吸引八方宾朋,让更多人亲临其境,用脚步丈量凉都,感受这里奔跑的激情与生命的蓬勃活力。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六马”赛事规模持续扩大、选手期待值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未来保障工作注定面临新的挑战。然而,有了过去十年积淀的深厚基石,有了那份“参与即快乐,参与即自豪。”的纯粹初心作为指引,这条由明祥及其团队用专业智慧与滚烫热忱守护了十年的“凉都生命线”,必将伴随着六盘水马拉松愈发铿锵有力的奔跑节奏,向着更稳健、更温暖、更具韧性的未来,坚定延伸。
这十年,是明祥与“六马”共同成长的十年,也是凉都生命守护力量不断壮大的十年。
记者:徐汝曼
一审:徐汝曼
二审:胡绍山
三审:雷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