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医生去孤儿院义诊,猛然发现近8成弃婴的肚皮薄如白纸,体内的大便清晰可见。随后他变卖家产,掏空医院9700多万去救治。没想到正是这一举动,挽救了2000多条人命! 2009年春,河南汝州一家孤儿院的铁门吱吱作响,推开门的那一刻,谁也没想到会揭开怎样一幕揪心的景象。一位名叫宋兆普的医生,背着药箱走进院子,却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一群被遗弃的脑瘫患儿,瘦弱不堪,近八成的孩子肚皮薄得像白纸,甚至能看清体内大便的轮廓。这不是普通的义诊,而是命运的转折点。他没多想,决心改变这些孩子的未来,可谁能料到,这一步竟牵动了9700多万的巨资和2000多条生命? 宋兆普出身中医世家,行医多年,早习惯了为穷人免费看病。那天,他走进孤儿院,看到孩子们有的蜷缩在角落,有的躺在破木床上,动作僵硬,眼神空洞。尤其是那些婴儿,腹部隆起,皮肤脆弱得让人心惊。他检查后发现,这些孩子大多因脑瘫被父母抛弃,孤儿院条件有限,基本没啥像样的治疗。工作人员无奈地说,院里缺钱,孩子们的命都悬着。宋兆普心里一沉,觉得不能就这么看着。 回到医院,他马上召集团队,制定治疗方案。凭着家传的中医手艺,他用针灸、推拿、中药汤剂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康复计划。他忙得没日没夜,亲自盯着每个孩子的病情。慢慢地,有些孩子有了起色,有的能抬头,有的甚至试着坐起来。宋兆普看在眼里,心里总算有了点安慰。可问题来了,治疗花钱如流水,药品、设备、人工,哪样不要钱?医院账面很快就撑不住了。 宋兆普盯着账簿,上面写着9700多万,那是家族医院多年的积累。他知道动这笔钱意味着什么,可一想到孩子们那无助的眼神,他还是签了字,把钱全拿出来买药买设备。医院上下都被他感染,护士们加班加点,家人也没一句怨言。因为是家族企业,这笔钱的挪用没被追责。 宋兆普的举动像扔进湖里的石头,涟漪越传越远。街坊邻居感动得不行,有人送米面,有人塞现金,连远方的企业家都捐了设备。医院门口堆满了祝福信。2010年,金庚康复医院被民政部定为“明天计划”脑瘫儿童治疗的指定医院,成了河南唯一一家这样的机构。2014年,宋兆普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还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观礼和建党百年庆祝活动。 2015年起,他开始接新疆的脑瘫患儿,专门设了符合维吾尔族习惯的病区,还免费提供奶粉和衣物。他还教患儿家长一些简单的康复技巧,让更多家庭能自己照顾孩子。到2024年,他救治了3200名福利院来的标题中的孩子和7800名贫困家庭患儿,不少孩子因此过上了正常生活。 宋兆普常说,行医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施医舍药,感恩病人。哪怕得了那么多荣誉,他还是低调得很,一直扑在救人上。2023年,他在义诊时遇到个突发病的乘客,掏出随身带的银针,几分钟就缓解了症状,然后叮嘱几句就走了。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让人忍不住想:医者仁心到底能有多大力量?一个人的善心,又能改变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