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公安局紧扣队伍建设核心任务,构建起“培育、宣传、奖励、使用”闭环培养模式,全面激发队伍活力,为全市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育苗”锤炼实战真本领
7月7日晚,北海市公安局“警营夜校”灯火通明。投影幕布上,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电子证据链分析图不断切换,台下民警专注记录要点。“每周的夜校培训干货满满,让我在处理复杂案件时更有底气。”北海市公安局新型网络犯罪侦查支队新警小陈说。
北海市公安局常态化开设“警营夜校”,每周由专业警种牵头组织开展案件办理、规范执法、系统应用等培训,做到全警参与、全警学习,不断提高全警业务技能,锤炼过硬本领。今年以来,“警营夜校”开办15期,参训民警2345人次。同时,该局采取运用小场地、小时段、小科目、小器材、小考核“五小”模式,开展“点单式”巡回送教,切实提升民警专业履职能力。
为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北海公安出台先进典型分级培树、人才梯队培育等机制,实施“压担子促成长”工程,建立18类人才库,352名民警入库培育,为队伍建设储备了充足人才。该局建立“警师徒”传帮带机制,实行新老民警师徒结对制、日常办案二人搭档制,老民警手把手传帮带,既带业务也带作风、既教做事也教做人,高效快速培养年轻民警。
“宣苗”积蓄能量聚警心
“扎根海岛6年,我始终相信,每一次为岛民、游客排忧解难,都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近日,在北海市“创人民满意公安”“身边好人”先进典型事迹系列宣讲报告会上,北海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民警何伟峰深情讲述着自己的从警故事,台下掌声雷动。
北海公安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先后邀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杨申、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陈润强、广西公安榜样郭真等先进典型和优秀辅警登台宣讲,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北海公安面向双警家庭、新警辅警和退休民警、警察家属等不同群体,举办英模事迹报告会、宣讲会、故事分享会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民警辅警受到思想洗礼,增进民警辅警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北海公安坚持典型培树宣传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以“每月一策划”“每周一重点”为抓手,在新媒体平台精心策划“青年风采展”“公安榜样”等典型宣传,无论是办案标兵的精湛技能,还是民警辅警的暖心善举、感人事迹,都通过平台一一展现。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宣传典型5个、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72名,切实增强典型辐射力和感染力。“看到身边的同事成为‘明星’,我们更有动力去做好每一件小事。”现场聆听了宣讲报告会,北海市公安局电建派出所民警黄德友说。
“奖苗”激发队伍内驱动力
6月16日,北海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裴强昌到科信支队开展“一线送奖”活动,并向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民警王钦颁发证书和奖章,勉励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再立新功。
为突出正向激励、激发队伍内驱动力,北海公安坚持即时表彰与定期表彰相结合,制定警察荣誉制度实施办法,建立每月通报表扬、每季度评选表彰、每年推荐记功嘉奖机制,并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激励引导广大民警辅警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投身各项安保维稳工作。北海公安将奖励送到执法办案现场、安保执勤点位,做到“战斗在哪里,表彰奖励就跟进到哪里”,今年已开展“一线送奖”4次、覆盖民警辅警200余人次。
北海公安创新表彰工作架构,在重大安保任务期间选派政工骨干深入一线,建立战地政治工作联络员队伍,实施典型线索日报告制度,将典型选树延伸到每个作战单元。“我们要让先进典型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北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蒋启龙介绍,今年以来,45人在重大任务中获表彰奖励。
“用苗”释放治理新效能
在北海市公安局人事科的办公室旁,一面展示着干部胜任特征模型的展板格外醒目,上面详细罗列着不同层级干部的能力标准,这正是北海公安“择优选拔‘精准用’”的创新实践缩影。
为提升干部适岗水平,北海公安打出“科学选、系统育、精准用”组合拳,制定胜任特征体系实施细则,分级构建“一把手、分管领导、中层正职、年轻干部”四级胜任特征模型,细化28条评价标准,让识人用人有章可循。“现在选拔干部更注重政治素养、实战能力等综合指标,这套模型就像精准标尺。”北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黄源说。
走进银海区银滩镇白虎头社区,咸田派出所社区民警黄红仁正与网格员商议治安联防事宜。“进入村居‘两委’班子后,我对公安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处理复杂警情也更得心应手。”黄红仁说。
“我们择优选用32名派出所所长兼任乡镇(街道)副职,243名社区民警进入村居‘两委’班子,扎实推动‘派出所主防’工作。”北海市公安局人事科科长黄贤泽介绍。他们不断推动警力、资源向基层倾斜,有力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北海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