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增持潮:内部资本的集体信心投票 7月10日,华夏银行公告称,3000万元高管增持计划因窗口期和市场波动暂未实施,但承诺将在剩余期限内完成。同日,江苏银行宣布高管及中层以上干部提前超额完成增持,投入资金达计划下限的121.39%,累计增持216.48万股。今年以来,苏州银行、成都银行等超10家银行披露增持计划,银行板块正成为内部资本聚焦的增持领域。 高管与股东的增持行动形成合力。华夏银行3000万元增持计划虽延后但持续推进,浙商银行4月宣布相关人员拟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增持。股东方面,青岛银行大股东拟增持至不超19.99%股权,苏州银行大股东增持金额达8.56亿元,远超3亿元下限,邮储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东也纷纷加入增持行列,传递出对银行长期价值的认可。 从市场反应看,增持对股价短期有支撑,江苏银行公告当日股价涨0.74%,苏州银行披露增持进展后单日涨5.06%,但次日回落2.41%。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平均市净率仅0.6倍,部分城商行低于0.5倍,股息率普遍超过5%,增持或加速估值修复,但也存在计划延期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仍面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分化等挑战。若增持不伴随经营效率提升,其效应难以持续。对于投资者而言,需理性看待增持的信号价值,更应聚焦银行资产质量、盈利结构等核心指标。银行股增持潮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否成为行业转型的催化剂,推动市场形成更健康的估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