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太阳]1949年,军统特务毛森抓到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在审讯期间,毛森扒下她的衣

[太阳]1949年,军统特务毛森抓到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在审讯期间,毛森扒下她的衣服,露出雪白的肌肤,见美人还不开口,毛森直接将烧红的烙铁按在她身上。 (参考资料:2014-01-20 中国军网——刘惜芬:对党的事业忠诚而热情的女战士) 1949年10月17日,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厦门上空飘扬,许多人为此欢呼,庆祝这座城市迎来解放,可在这片喧嚣背后,却藏着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些英雄用生命铺就了通往黎明的路,自己却没能亲眼看见,在万石岩下,有一座24米高的烈士纪念碑,上面刻着陈毅元帅的题字“先烈雄风永镇海疆”,一位名叫刘惜芬的女战士就安息在这里。 刘惜芬,1924年出生在厦门一个没落的大家庭,她的童年没什么甜味,生母本是陪嫁丫头,因不堪凌辱早早服毒自尽,没了母亲,刘惜芬靠着姨妈的照料,像路边野草一样长大,卑微但坚韧。 也因此,刘惜芬比同龄人更早看清了底层百姓的苦楚,16岁那年,为了有门手艺傍身,也为了能帮到更多人,她进了当时被称为“慈善机关”的博爱医院当护士。 抗战胜利后,刘惜芬回到家乡,用在医院学到的本事给乡亲们看病,不管是谁来求助,只要她有把握,都尽力医治,遇上穷苦人家,她分文不取;碰上行动不便的,她就风雨无阻地上门。 刘惜芬的这些善举,引起了地下党员胡惠敏的注意,胡惠敏跟刘惜芬沾点亲戚,很了解她的身世和为人,觉得这是个可以发展的对象,于是,胡惠敏时常借些革命书刊给她看,潜移默化地引导她。 当时直接领导胡惠敏的,是中共厦门工委书记郑秀宝,郑秀宝有时就住在胡惠敏家,胡惠敏将刘惜芬的情况作了汇报,刘惜芬因此有了更多接触郑秀宝的机会,对共产党的认识也越来越深。 终于有一次,刘惜芬向郑秀宝郑重地提出了入党申请,郑秀宝考验她:“当一名共产党员可不容易,个人的一切都要服从组织,随时都可能被捕、坐牢,甚至杀头,我们要的是能为这事儿献身的人,你行吗?” 刘惜芬异常坚定地回答:“能!请党考验我!”此后,组织交给她的任务,她都完成得很好,1949年5月,郑秀宝亲自担任介绍人,带领刘惜芬在党旗下宣誓。 入党后,刘惜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她发挥自己善于联系群众的特长,团结进步青年。她主动找到在厦门省立中学读书的吴素丽,跟她谈心,借书给她看,一步步引她走上革命道路。 当党组织号召为游击队募捐时,她带头把家人的金戒指等首饰捐了出来,还募集到一大笔美钞和银元,她联系的青年李新疆,是药房老板的儿子,也慷慨捐出一大批游击队急需的医疗器械。 然而,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浓,1949年8月,反共老手毛森出任厦门警备司令,全城立刻被白色恐怖笼罩,从他上任到厦门解放的56天里,毛森搞了五次大搜捕,颁布“战时约法”,实行宵禁,声称违者格杀勿论。 可形势越是严峻,刘惜芬和战友们越是针锋相对,在戏院、码头,甚至国民党官员的家里,都出现了《告厦门人民书》等宣传品。 更关键的是,刘惜芬还接下了一项极其危险的特殊任务,根据工委代理书记杨梦周的安排,她负责联络已经决定投诚的国民党海外社社长杨越。 刘惜芬每晚以跳舞作掩护,在丽池舞厅与杨越碰头,两人一边跳舞,杨越一边把情报小声告诉她,她全凭记忆,第二天再到诊所转告给杨梦周,靠着这份名单,不少同志躲过了敌人的抓捕。 谁知,意外还是发生了,1949年9月19日凌晨,毛森的特务包围了刘惜芬的家,她不幸被捕,在鸿山脚下的看守所里,她和另外九位女难友被关在仅有一平米活动空间的牢房。 敌人用尽了酷刑,烧红的烙铁、浸了油的鞭子,轮番用在她身上,想从刘惜芬嘴里挖出整个厦门地下党组织,可无论怎么折磨,刘惜芬都守口如瓶,兑现了自己“永不叛党”的誓言,也因此保住了战友和整个组织。 1949年10月15日晚,厦门对岸升起了总攻的红色信号弹,解放军的炮火瞬间覆盖了国民党守军阵地,炮声越来越近,身陷囹圄的刘惜芬听着炮响,脸上露出了笑意,她忍着满身伤痛对难友们说:“天快亮了!” 可垂死挣扎的敌人,在败退前进行了最后的疯狂报复,1949年10月16日,就在解放军逼近市区的时候,刘惜芬、周景茂、伍文棋等17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鸿山脚下被集体绞杀。 仅仅一天之后,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刘惜芬,这位党的优秀女儿,却永远倒在了黎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