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印尼空军买战斗机真是好眼光!先拒了歼-10CE,再签了土耳其“可汗”战斗机,又试

印尼空军买战斗机真是好眼光!先拒了歼-10CE,再签了土耳其“可汗”战斗机,又试韩国的KF-21战斗机。最近,印尼又跑到韩国去了,在韩国飞行员的陪同下,试驾了韩国自研的“第五代”战斗机KF-21。 印尼选购战机的核心思路,就是 “借军购谋全局”,每一步都踩着经济、安全、技术的节点往前挪,算盘可谓是打得透亮。 从经济的角度说,买战机成了印尼拉投资、建厂子的由头。就拿跟韩国谈 KF-21 那事儿来说,印尼借着这机会,让韩国企业把镍加工的厂子建到了自己的苏拉威西岛。印尼的镍矿储量占了全世界一半还多,可以前只能卖没加工过的矿石,价钱低不说,国际市场一波动,挣的钱就没谱。韩国那边生产 KF-21 的机身,正需要大量高品质的镍合金,还得有稳定的货供应。 两边这么一合计,就拍板了。韩国把镍合金的加工技术带过来,在印尼建了工厂。现在这厂子生产的镍合金,不光够 KF-21 用,还能卖给造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这一下,印尼在产业链里的位置就上去了,赚的钱比单纯卖矿石多太多了。 在区域安全合作这块,印尼想借着买战机当回协调的角色。东盟国家的战斗机来源太乱了,泰国用美国的 F-16,马来西亚买欧洲的 “鹰狮”,越南又是俄罗斯的苏 - 30。这些战机的通信系统、数据格式都不一样,平时搞联合军演,连个简单的情报都没法共享。印尼看准了这个问题,买土耳其 “可汗” 战机的时候,就跟土耳其商量着开放一部分战机的通信代码,让它能和马来西亚从土耳其买的无人机顺畅交换信息。 去年菲律宾遭强台风,印尼派了 “可汗” 的原型机去帮忙巡逻监测灾情,就靠这套能兼容的系统,把实时画面和数据同步给了周边几个东盟国家,让大家调配救援力量更高效了。这一下,印尼在东盟安全合作里的分量就更重了,大家也更认可它在区域协调中的作用。 技术自己能掌握这块,印尼以前吃过亏,所以这次特别在意在买战机的时候学技术。前些年,马来西亚买了法国的 “阵风” 战机,结果想换用自己国家生产的导弹,法国说系统不兼容,逼着马来西亚只能继续花高价买法国的弹药,一点主动权都没有。印尼可不想这样,跟土耳其合作 “可汗” 战机时,就坚持要求 30% 的零部件在印尼生产。 一开始从最简单的起落架轮胎、座舱玻璃做起,让本地工厂慢慢学技术、攒经验。现在,印尼的国营工厂已经能自己生产 “可汗” 战机的一些电子元件了,虽说不是最核心的技术,但比起以前什么都得靠进口,已经强太多了。而且印尼还跟韩国说好,在 KF-21 项目里学发动机叶片的热处理技术,这可是造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掌握了它,以后自己研发战机就有基础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尼特会利用买战机来平衡跟各国的关系。虽然没选中国的歼 - 10CE,但留了个后手,说以后可以合作研发教练机。这样一来,既不得罪中国这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又为以后的合作留了余地。对土耳其和韩国来说,印尼是它们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门户,自然愿意在合作中给印尼更多好处。而对美国和欧洲国家,印尼通过在区域安全中协调的作用,关系也处得不错。这种谁都不得罪、谁都想拉拢的状态,让印尼在国际上做事更灵活,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就像去年印尼议会讨论 KF-21 的采购预算时,支持的人比反对的多不少。很多议员都说,买这款战机不光是为了国防,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国内的镍加工产业,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还能提高印尼在东盟的地位。这也说明,印尼老百姓和政府都明白,战机采购背后的这些好处,比战机本身的性能重要多了。 所以说,印度这种看着是买战机,实际上是在为未来铺路的路子,确实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信息来源:关于印尼与韩国签署协议确认交付 48 架 KF-21 战斗机的相关内容,主要信息源是韩国国防采购计划管理局(DAPA)。根据其声明,新协议保留了印尼订购 48 架 KF-21 战斗机的权利,明确了资金分配、支付方式及替代结算方案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