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马列毛,为什么是我永远的信仰?】我说过很多遍。每次说出口,总有人挑眉、有人讥笑

【马列毛,为什么是我永远的信仰?】

我说过很多遍。

每次说出口,总有人挑眉、有人讥笑、有人摇头、有人冷冷丢下一句:“又来了。”

是,又来了。

可这不是“口号来了”,是我从骨头缝里长出来的信仰又来了。

我不怕重复,怕的是沉默。

怕这一代人忘了信仰本来的样子,

怕“主义”变成空头术语,

怕“人民”变成照抄照搬时的副词。

为什么是马列毛?

不是别的,也不是偶然。

因为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真正从人民中来、为人民而战、最终还要把权力还给人民的信仰体系。

不是天授,不是祖传,不是家教使然。

是我从生活中、从土地里、从工地棚屋的塑料布下认出来的东西。

我亲眼看过工人被欠薪、农民被哄骗、孩子在广告下捡饭吃。

我也亲耳听过人们说:“以前苦归苦,但心是稳的。”

我那时候不懂,后来才明白——

那个稳,就是人民相信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而只有马列毛,

明确地告诉我:

人不是用来被摆布的。人,是要自己做主人的。

马列是什么?是“彻底的理论”。

彻底到不是为了拯救某个可怜人,

而是要打碎整个压迫的结构。

彻底到不是说“资本家良心发现”就能改变世界,

而是揭露出“压迫本身就是体制逻辑的一部分”。

马克思不是来讲人情世故的,

而是来告诉你,剥削不是误会,是机制。

列宁不是来喊口号的,

是把政权问题提到工人面前,告诉你,不掌握权力,谈什么尊严?

毛是谁?是把这套理论带到最穷最苦最沉默的中国土地上,

和亿万农民、工人一起,走过枪林弹雨、走出黑暗的那个人。

他不是神,他也没说自己是神。

但他为这片土地所做的事,

没有人替代得了。

是他带着人民,做了全世界最彻底的一场“从下往上的革命”。

是他提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写进制度的核心。

是他打碎了几千年的“君为臣纲”,

把那个农民、那个工人、那个纺织厂的女孩子,

真正地,第一次,放在了权力的中央。

这不是信仰吗?

是的,这就是信仰。

不是膜拜,不是神化,不是绝对正确。

是你知道他也会有局限,但你更知道,

他曾真正为穷人、为人民、为我们想要有点尊严地活下去的人,拼过命。

这就够了。

信仰从来不是无懈可击的神,

而是你在苦难里还能指着它说:我信这个,它曾带我们翻过身。

很多人问:

“你怎么还在讲马列毛?时代变了啊。”

是啊,时代变了,

变得可以躺着刷手机批判革命,

变得可以坐在办公室调侃理想主义,

变得可以在利益面前说:“那套早过时了。”

但我们活着的这个世界,真的变了吗?

工资被层层剥削,

农村的校车依旧不够,

年轻人“创业”最后还是被大资本吞掉,

外卖员死在雨天的高速上,连声哀悼都要抢热搜。

你告诉我,

这些不是问题了?

革命不需要了?

主义都过时了?

那你就去问问地铁口摆摊的老头,

问问凌晨还在搬砖的民工,

问问你自己,看着996的日子有没有一点窒息。

我不是想做先知。

我甚至觉得自己不够格做个“坚定分子”。

但我清楚:

如果我不信马列毛,我还能信谁?

信市场?

市场不会管你孩子饿不饿。

信老板?

老板不会因为你苦就多给你一块钱。

你只能信一个东西: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民。

而只有马列毛主义,是把“人民”真正写进理论、写进制度、写进实践中的。

这信仰不高大上。

它不在天上,在地上。

它不在讲坛,在车间,在田野,在工地,在你我心里。

它说:

“做一个最普通的人,

哪怕你做不到冲锋陷阵,

你也要在心里留一点信仰的位置,

别把它卖掉,别把它笑掉,别把它踩碎。”

有时候我也累,

也疑惑,

也动摇。

可每当看到现实中那一张张无声的脸,

我就告诉自己:

你不能背叛这份信仰。

哪怕再孤独,

哪怕再被误解,

哪怕再慢、再曲折——

也要走到底。

因为这是马列毛,

是从人民中来的信仰,

是为人民而存在的方向,

也是,我愿为之奋斗终身的理由。

完。

(来源:林家故事汇 原创: 子珩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