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与斯塔默针对欧洲核保护展开探讨,将核威慑延伸至欧洲其他国家。 当地时间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启对英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近年来英法两国之间规格颇高的外交互动,恰逢欧洲地缘政治格局持续动荡、安全议题日益凸显的关键节点。 在访问首日的公开活动中,马克龙在与英国首相的会谈及后续的联合记者会上,多次聚焦欧洲安全议题,尤其强调:“英法作为欧洲大陆仅有的核武器国家,在当前复杂的安全环境下,不能仅满足于各自的防务部署,更应携手并肩,共同、全面地承担起维护欧洲安全的核心责任。” 这一表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他今年3月提出的“就向欧洲提供‘核保护伞’开展战略讨论”的提议形成了呼应,凸显出法国在推动欧洲安全架构重塑中,试图将英法核合作作为重要支点的战略考量。 从现实背景来看,当前欧洲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安全挑战。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不仅让东欧国家持续处于安全焦虑中,也让西欧国家深刻意识到传统安全威胁的回归。在此北约框架下的集体防务虽仍是欧洲安全的重要依托,但欧洲自主防务能力的短板也愈发明显。马克龙此次重提英法核责任,正是希望借助两国的核威慑能力,为欧洲构建一道“更具自主性的安全屏障”。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3月提出的“核保护伞”提议,在当时就引发了欧洲内部的广泛讨论。这一提议的核心是探讨法国如何将自身的核威慑能力延伸至其他欧洲国家,为无核国家提供“延伸威慑”。但这一想法在实践中面临多重挑战: 一方面,欧洲无核国家对“核保护伞”的接受度存在差异,部分东欧国家更依赖美国主导的北约核保护;另一方面,英国的态度也至关重要——作为核国家,英国在脱欧后虽仍参与欧洲部分防务合作,但在“欧洲核保护伞”这类涉及核心安全主权的议题上,是否愿意与法国共同主导,仍需进一步观察。 从英国的反应来看,其对马克龙的提议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但也保持着审慎。英国首相在会谈中表示,“英法在维护欧洲安全上拥有共同利益,将继续深化包括防务在内的各领域合作”,但并未直接回应“核保护伞”的具体讨论。这背后既有英美特殊关系的考量——英国不愿因过度强调欧洲自主核合作而疏远美国,也有其自身对核威慑主权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