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前所未有背叛,美国公开证实,有中资企业参与其中。 美国又搞事情了!这一次,他们竟然公开指控中国企业“背叛”,帮助美国绕过关键矿产禁令!根据美国海关和航运记录,自去年12月中国禁止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锑以来,大量锑通过泰国、墨西哥等第三国涌入美国,进口量超过前三年总和,而至少有一家中资企业明目张胆参与其中! 更令人咋舌的是,至少有一家中资企业被曝直接参与其中,这一消息经路透社等权威媒体披露后,迅速引发全球关注。 这场看似普通的贸易波动,实则暗藏复杂的战略博弈,作为全球锑储量和产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2024年12月依据《出口管制法》出台新规,明确禁止镓、锗、锑等关键矿产对美出口,并强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 这一举措既是对美国长期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反制,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数据显示,中国掌控着全球60%以上的锑资源加工能力,而美国87%的相关武器供应链依赖中国供应商。 然而,禁令实施后,美国进口商并未坐以待毙,通过改道泰国、墨西哥等第三国,他们找到了规避管制的“灰色通道”,根据美国海关数据,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美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锑氧化物达3834吨,几乎是此前三年总和。 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泰国和墨西哥在2024年跃升为中国锑的前三大出口市场,而在禁令实施前,这两个国家甚至未进入前十,这种戏剧性的贸易流向变化,暴露了国际供应链中的监管漏洞。 那么,这些锑是如何堂而皇之地完成“身份转换”的?行业专家揭开了其中的玄机,由于泰国和墨西哥的锑冶炼厂规模有限,且墨西哥的工厂直到2024年4月才重新开工,这些矿产实际上并未经过深度加工,而是通过简单的重新贴标或混入其他货物完成“洗白”。 这种操作虽然成本高昂且风险巨大,但在锑价飙升至历史高位的诱惑下,仍有企业愿意铤而走险。 面对这种变相走私,中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2025年5月,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等违法行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将加大口岸查验力度,深挖幕后非法网络,对涉案企业从严从快查办,根据中国法律,违法者可能面临罚款、出口禁令甚至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博弈的影响远不止于贸易层面,美国国防部为应对供应链危机,正计划在五角大楼军事基地建设金属精炼设施,试图减少对华依赖,然而,这一计划面临环保法规和技术瓶颈的双重挑战,短期内难以见效。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的锑价持续走高,欧洲市场价格在2024年8月中国首次实施锑出口管制后已上涨2.5%,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紧张局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的出口管制既是应对外部压力的防御手段,也是重塑全球矿产话语权的主动出击,而那些试图通过灰色渠道牟利的企业,终将在法律的利剑下付出沉重代价。 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科技和军事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