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

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仅没有丝毫顾忌,反而还主动说道:放我这吧,我可以替他当守墓人! 还记得那个在联合国大会上仰天大笑的乔冠华吗?这位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传奇人物,晚年却经历了一场令人唏嘘的归乡波折。 1983年乔冠华病逝后,妻子章含之遵照他“山边水边,人能入眠”的遗愿,先是将骨灰暂存家中,一年后选定苏州太湖畔的华侨公墓安葬。然而三年后,她却带着骨灰回到了乔冠华的故乡江苏盐城,希望完成丈夫“叶落归根”的夙愿。 章含之没想到,这次归乡之旅却碰了壁。盐城当地部门以“暂不同意”为由,拒绝了她的请求。这个结果让她既意外又难过,毕竟乔冠华生前多次提及故乡,临终前更流露出对故土的眷恋。无奈之下,章含之只能带着骨灰离开盐城,陷入了无处安放的困境。 关键时刻,乔冠华的一位老友伸出了援手。此人叫李颢,是乔冠华多年的至交。当他得知章含之的遭遇后,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说道:“放我这吧,我可以替他当守墓人!”李颢的仗义相助,让章含之看到了希望。 原来,乔冠华生前与苏州渊源颇深,不仅多次表达过定居苏州的愿望,还与当地园艺师尚金生等友人结下深厚情谊。李颢深知乔冠华对苏州的感情,便提议将骨灰安葬在苏州东山。 在李颢的奔走下,苏州吴县县委书记管正亲自过问此事。管正后来回忆,他对乔冠华的印象是“才子”,认为这位为国家出过力的外交家不应被冷落。 在他的支持下,章含之很快在东山选定了一块依山傍水的墓地。1985年,乔冠华的骨灰正式落葬苏州东山华侨公墓,李颢兑现承诺,成为了这位老友的守墓人。 这场波折背后,是特殊时代的复杂印记。乔冠华曾因历史问题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尽管去世时已恢复名誉,但部分地方仍存在顾虑。而苏州方面的接纳,不仅体现了当地对这位外交家的尊重,也展现了人性的温暖。 多年后,乔冠华的子女提出将父母合葬的请求,章含之同意后,其骨灰再次迁动,部分回到苏州与前妻龚澎长眠,部分则迁至上海福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