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为感恩中国等国当年援助,建设援越国际纪念碑,引起外界关注 二战刚结束,法国人就卷土重来,撕毁和平协议,战火又在越南燃烧起来。当时越南的胡志明主席,第一个想到求助的就是北边刚成立的新中国。 毛主席和党中央没有丝毫犹豫,决定无偿援助越南。从1950年起,中国的援助就源源不断。先是派了罗贵波担任联络代表,紧接着,代号“华南工作团”的中国军事顾问团秘密进入越南。 这个顾问团可不一般,里面有281名从全军精心挑选出来的精英,其中59位还是身经百战的指挥官。像韦国清、梅嘉生、邓逸凡这些人,直接成了越南军队总部在军事、政治、后勤等方面的重要顾问。 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军在战术指挥和后勤补给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接连打赢了红河中游、西北、上寮等一系列关键战役,从法国人手里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 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最为经典,中国顾问团全程协助指挥,一仗就消灭了法军一万六千多精锐,直接把法国人逼回了谈判桌,签订了停战协定,越南北方也因此获得了解放。 除了出人出主意,中国还全力提供物资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抗法期间,中国援助了超过15万支枪、近6000万发子弹、3600多门火炮、上百万发炮弹,还有数不清的汽车、军服、粮食、药品等等。 可以说,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实实在在的帮助。而且这种渊源比很多人知道的更早,新中国成立前,一支由我党领导的部队为躲避国民党围剿,曾应越南邀请秘密进入越南整训。 他们不仅自己训练,还帮越南培养了大量军政干部,甚至组建了一支千人规模的华侨武装,为后来的抗法斗争打下了基础。 到了抗美援越时期,中国的支援力度更大,付出了1100多名同胞生命和4200多人负伤的沉重代价。这份情谊,真真切切是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 然而,就在越南高调宣扬历史情谊的时候,另一番景象也在发生。美国对越南的关税豁免期一结束,越南马上和特朗普政府签了临时协议,里面的转口贸易条款,针对谁大家心里都明白。 紧接着,越南又对中国的热轧钢加征了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这种做法,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一边说着兄弟情深,一边在经贸上动手脚,这就是外界说的越南“竹子外交”。 所谓“竹子外交”,就是根基要稳,要守住自身利益,但姿态要灵活,能在大国之间周旋。 可在经济领域,它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真让人不太放心。毕竟越南统一后,对周边国家一些不太友好的行为,也是有历史记载的。 所以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越南这个时候重提历史,到底是真的铭记过去,还是只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 在历史情谊和现实利益之间,“竹子外交”又能维持多久的平衡呢?未来中越关系想要建立长久信任,可不是只看阅兵式上的仪仗队和纪念碑上的文字就行的,双方要考虑和面对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