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7月10日,美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特朗普不喜欢战争。他认为战争是金钱和生命的无谓浪

7月10日,美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特朗普不喜欢战争。他认为战争是金钱和生命的无谓浪费。 他声称特朗普对俄乌战争中的人员伤亡深感忧虑,还甩出一组数据:自2025年1月以来,俄罗斯已阵亡10万名士兵,乌克兰的损失略少但“仍然非常惨重”。言下之意,特朗普正拼尽全力要结束这场战争,仿佛他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特朗普在任时对俄乌战争的态度一直在改变。一开始他宣称自己能“24小时内结束冲突”,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2025年7月,他不得不承认结束俄乌冲突“艰难”,还说对普京的行动“不高兴”“感到失望”。 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让人不禁怀疑他的“反战”立场到底有几分真心。更有意思的是,他在竞选时承诺“会在就职首日就能结束俄乌冲突”,后来却说是“夸张表述”,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再说说鲁比奥提到的伤亡数据。根据路透社等权威媒体的报道,截至2025年7月,俄军伤亡总数估计在40万左右,其中死亡人数可能在10万至12万之间。 鲁比奥说自2025年1月以来俄军阵亡10万,这个数据明显存在时间上的夸大。虽然总体趋势一致,但如此夸张的表述,难免让人觉得他是在为特朗普的“反战”形象添砖加瓦,而不是客观陈述事实。 特朗普所谓的“和平计划”,更是充满了争议。今年4月,美国提出“持久和平框架”,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并放弃乌东四州的部分领土主张。 这简直就是把乌克兰的领土拱手相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从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这违反了乌克兰宪法。 欧盟和欧洲国家也坐不住了,他们强调乌克兰和欧洲必须参与谈判,不能由美国单方面说了算。特朗普的计划被乌克兰拒绝,又得不到国际支持,说白了就是一纸空文。 从特朗普的外交风格来看,他习惯把国际事务简化为经济交易,总觉得能用“交易的艺术”解决一切问题。在中东,他对伊朗核问题的施压没能达成协议,反而导致冲突升级;对胡塞武装的打击也没占到便宜,消耗了大量资源。 这种“交易思维”用在俄乌战争上同样行不通。普京可不吃这一套,他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攻势,就是要让特朗普明白,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别想拿到。 国内政治压力也让特朗普的“反战”立场变得复杂。MAGA支持者强烈反对美国介入国外冲突,他们选特朗普就是希望他专注国内事务,别再让美国陷入战争泥潭。 可另一方面,以色列又不断要求美国支援,特朗普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这种内部分歧削弱了他政策的连贯性,让他在俄乌战争上的立场显得摇摆不定。 经济制裁方面,美国虽然实施了新的制裁,但俄罗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加能源出口,缓解了部分压力。制裁对俄罗斯战争能力的影响有限,普京并没有因为制裁而妥协。特朗普想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俄罗斯让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再看看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他在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比如对光伏板加征高额关税,这种双重标准让人质疑他“反战”的动机。做不出好产品就怨别人的商品质优价廉,控制不了成本就加征关税,这种“美国优先”的思维,和他声称的“反战”理念真的能兼容吗? 鲁比奥的表态,本质上是在为特朗普塑造“和平总统”的形象,以争取国内支持。但从实际行动来看,特朗普的“反战”更多是政治话术,而非真正的政策导向。他的和平计划缺乏可行性,国际社会不买账,国内政治压力又大,想要结束俄乌战争,难上加难。 说到底,特朗普的“反战”立场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他的历史行为、外交风格、国内政治压力以及国际形势,都让他的“反战”显得有些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