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建设健康乡村,不妨多些“行走的医院”

近期,在第三届中国乡村医生公益大会上,重庆市巫山县凭借“行走的医院”医疗创新项目获评“行走的医院”示范县称号、“行走的医院”健康180创新示范基地。这一项目通过为村医配备智能化全科医生助诊包和摩托车,同时搭建远程会诊平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疗服务,受到不少人点赞。

巫山县地处山区,和许多山区农村一样,当地居民曾长期面临就医不便的困境,对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存在强烈需求。为此,巫山县创新构建县域医共体,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选取100个村卫生室实施“行走的医院”项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具体包括,建成“健康180指挥中心”,统筹建立影像中心、心电中心、会诊室等远程服务设施,实现24小时实时响应、统一指挥调度,方便村医实时获得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边界,有效减少了农村居民的就医奔波。相较于传统的“送医下乡”,这种服务理念的创新转变更具可持续性和示范价值。

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过程中,可尝试借鉴“行走的医院”创新模式,切实提升农村居民获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水平。各地可以建立健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医疗协作机制,还可以鼓励各级医院规范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为农村地区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在线复诊等便民服务。还要看到,村医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借助“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对村医开展专业培训,帮助提升村医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守护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