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容易感冒,每次中招的都是你?中医支招,帮你加固“免疫力长城”   每次身边感冒传

容易感冒,每次中招的都是你?中医支招,帮你加固“免疫力长城”   每次身边感冒传一圈,总有你“准时中招”?别人咳两声你就开始流鼻涕?这不是你“倒霉”,而是身体的免疫屏障太薄弱。尤其是换季、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时,很多人就像“免疫漏洞”一样,病毒一靠近就击穿。今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聊聊如何加固你那道“免疫力长城”。   中医认为,感冒本质上是“外邪侵袭”,最常见的是风寒、风热这两种类型。如果你经常感冒,可能是“卫气不固”。卫气,是人体最外一层的防护气,就像“隐形铠甲”,能抵御风寒湿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只要体内正气强,就不容易被外邪侵袭。   那什么人正气容易虚?比如怕冷、易出汗、动一下就气喘、睡不好、胃口差,这些人多数都有“气虚体质”。而有些人则是“阴虚火旺”,表现为手脚心热、口干舌燥、夜里盗汗,这类人也容易“上火感冒”。还有的则属于“痰湿体质”,一感冒就鼻涕不断、咽喉痰多、头脑昏沉。这些体质,都是免疫力不稳的信号。   科学研究也在印证中医的这些认识。2023年一项发表于《FrontiersinImmunology》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慢性炎症、心理压力等因素,会导致免疫细胞功能下降,影响身体对病毒的识别和清除。而中医调理体质,往往通过调肠胃、养脾气、疏肝理气,间接帮助人体恢复整体免疫平衡。   那该怎么调呢?中医讲究“因人施治”,但一些日常做法,人人都能用得上。比如春秋换季时,早晚温差大,建议贴身穿一件“护卫气”的小背心,尤其是肩颈、腰腹别着凉。睡前可以泡泡脚,水里撒点艾叶或生姜,帮助驱寒、通经络。常感冒的人,脾胃多有虚弱,建议早饭吃点温热易消化的,比如小米粥、山药糊,别空腹吃水果牛奶或冰饮,容易伤脾胃,削弱生气之源。   饮食上也有些“免疫食材”可以帮忙,比如黄芪,是中医里的“补气要药”,能增强卫气;党参、白术可以健脾,提升体力和抵抗力;冬虫夏草、灵芝也是扶正固本的好帮手,但价格不菲,日常不妨多用点香菇、红枣、枸杞这类平民“药食同源”食材,煮汤煲粥都不错。   而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免疫力,中医讲“七情内伤”,长期焦虑、郁闷、易怒、紧张,会伤肝气、耗心神,导致免疫系统“指挥中心”紊乱。不妨每天抽点时间去散步、听音乐、晒晒太阳,哪怕只是发个呆,也比一整天紧绷强得多。   再说个很多人忽视的小细节:不要熬夜。熬夜会让人体阳气外泄、阴阳失衡,第二天你可能看似精神,其实免疫力早就被掏空了。中医讲“阳生于动,阴成于静”,晚上11点前入睡,是给身体修复免疫的最佳时间。   最后提醒一句,感冒不是小事。如果你一年感冒超过4次,或者一感冒就拖成支气管炎、肺炎,那就不是普通体质虚弱了,可能已经有了免疫失调或者慢性炎症的根源,建议尽早找专业中医师调理体质,而不是一味吃感冒药硬扛。   别再笑自己是“吸病体质”了,身体从不骗人。用中医的思路,从气血、脏腑、情志入手,把你那道“免疫力长城”重新筑起,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