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69年,公社里丢了54元,16岁知青背了黑锅,失去返城机会。然而,他无意间发

1969年,公社里丢了54元,16岁知青背了黑锅,失去返城机会。然而,他无意间发现事情真相,他竟然选择守口如瓶。不料,因为这一举动,14年后,他感叹命运的奇妙安排!   54元,在1969年的农村可不是小数目,可它就这么在杨家庙公社不翼而飞了。16岁的知青张杨州稀里糊涂背了黑锅,返城的梦想泡了汤。几年后,他意外发现真相,竟是个意想不到的人干的。他没吭声,咽下了这口气。可谁能想到,这沉默一守就是多年,14年后,他的人生却因这事彻底翻盘。   1969年,那正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期。春节刚过,杨家庙公社的54元红利钱款没了。这钱是公社成员一年的辛苦钱,张杨州作为知青小组长,负责保管。钱丢了,他急得满头汗,赶紧报了警。公安来了,查了一圈,门窗没坏,东西没乱,怀疑是内部人干的。张杨州年纪小,又管着钱,自然成了重点怀疑对象。调查没结果,可他的名声坏了,返城的机会也没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杨州在农村扎下了根。几年后,他无意间知道了真相。偷钱的不是别人,是公社的李阿姨,一个寡妇。她为了给女儿小芹凑学费,趁没人注意拿走了这54元。李阿姨家里苦,小芹成绩好,眼看要辍学,她一时糊涂伸了手。张杨州知道后,脑子乱了套。告发李阿姨,他能洗清自己,可小芹的学业就完了。   时间来到1977年,高考恢复了。这是多少知青梦寐以求的转机,张杨州和小芹都抓住了。他们没日没夜地复习,用的是煤油灯,啃的是硬邦邦的窝头。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杨州考上了师范学校,小芹也上了大学。读书那几年,他们一直有联系,感情慢慢变了味。毕业后,张杨州鼓起勇气求了婚,小芹点了头。1983年,改革开放刚起步,他俩结了婚,一个当了老师,一个做了医生,儿女双全,日子过得踏实又幸福。   回过头看,张杨州常想,要是当年他没守住那个秘密,命运会怎么走?揭发李阿姨,他也许能早点回城,可就不会认识小芹,更不会有现在的家。他的沉默,保住了小芹的未来,也给自己铺了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