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范长江之子范苏苏走了,大公报创刊120年,我们专访范苏苏先生,一样的写照:范长江

范长江之子范苏苏走了,

大公报创刊120年,我们专访范苏苏先生,一样的写照:

范长江,胸怀国家,文章报国 ,“若为抢新闻,两者皆可抛”。

从范长江孙女到苏苏先生,相识数十载,一样的儒雅与情怀。最后一条信息停留在2023年,正如接受我们2022年夏日访问时的结尾:范仲淹是家族先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江湖之远,居庙堂之高,以天下为己任,忧乐担当,士魂千古!

(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凯雷 实习记者 郭瀚林)在大公报120年的历史上,名记者编辑辈出,在这些人物中,范长江无疑是一个格外响亮的名字。深入西北边塞,直击西安事变,毅然进入延安采访毛泽东,直至后来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可以说,范长江在《大公报》成就了个人事业的首次巅峰,而《大公报》也因范长江的一篇篇报道收获了广泛的赞誉。日前,范长江长子范苏苏在北京接受了大公报记者的专访,范苏苏表示,《大公报》崇高的报格对父亲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大公报》同仁的鼎力支持更是成就父亲新闻事业的重要保证。

1934年12月,一篇有关北大军训风潮的通讯文章出现在北京的地方报纸上。文章观点鲜明、言辞有力,很快吸引了时任大公报经理胡政之的注意。几经辗转,胡政之成功找到了这个署名「长江」的年轻笔者。爱才心切的胡政之与其进行了一番长谈,表达了延揽之意,这个年轻人也受到《大公报》声望的吸引,两人一拍即合。自此,开启了一段辉煌的报章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