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这场活动,说实话,看得我心里挺热乎的。 我们这个社会,最该被记住的不是网红,不是

这场活动,说实话,看得我心里挺热乎的。 我们这个社会,最该被记住的不是网红,不是资本大佬,而是这些真刀真枪扛过枪、流过血的老兵。你说建军98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大良街道这次把3位抗战老兵和5位战时二等功臣请出来,不整花活,直接把人摆上台,说句实在话:这才叫有良心、有底气。 讲道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他们拿命换的。 你比如那位萧享老兵,活着就是一个奇迹。他们这些人,是在没有空军支援、没有现代装备的情况下,跟日军拼刺刀的人。你站在他面前,你能不肃然起敬吗?还有张焕章、高克伦,这些名字在新闻里只是一行字,可在历史里,每一笔都滚烫。 这次活动不光是表彰几位老人家,背后还有条隐线很重要,就是“大良街道的社会化拥军体系”。83家企业,覆盖吃住医购娱,一整张网铺下来,讲真,比起某些地方搞几块荣誉牌子更实在。说得直白点,这是把“尊崇”两个字落到细节上了,不是喊口号,是把老兵当家里人来伺候。 而且还有个值得拎出来说的细节——**大良爱国拥军促进会向“百千万工程”捐款10万元。这动作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实打实的钱,不走形式;二是“拥军”和“发展”挂上钩,说白了,这叫“经济上尊重老兵,政治上信赖老兵,文化上敬仰老兵”。这不是简单一场慰问会,这是在给社会打样,告诉大家怎么做事有温度有力量。 咱也得说句重的:现在有些地方,对老兵的态度,说好听点叫“不够重视”,说难听点就是“忘本”。哪怕是一些英雄烈士的家属,办事都磕磕绊绊,排不上号、没人搭理。而大良这场活动,就是在对这种情况放出一个信号——“咱这儿不一样,英雄有座儿”。 当然,大良能不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能不能继续把83家企业扩成183家?能不能把老兵服务机制做成全国标杆?这事咱得继续盯着。不怕你今天办了,怕你明天淡了。 所以这场活动,不是简单地“致敬英雄”,它更像是一种社会自我校准。我们正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还有没有一席之地是留给这些“为国而战的人”?从大良这儿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一句话——大良街道干了一件不该被淡忘的事。英雄值得掌声,但更值得体系保障。 老兵你好,不只是今天我们在说,更得是我们日常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