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罗布泊的一具干尸竟然是我军失踪多年的战士,警方千辛万苦找到他的家人,但他妻子仍然

罗布泊的一具干尸竟然是我军失踪多年的战士,警方千辛万苦找到他的家人,但他妻子仍然气不打一处来...... 2016年10月23日,青海省花土沟镇大浪滩干盐湖,三名探险爱好者无意中发现了一具干尸。这地方荒无人烟,黄沙漫天,气候干得能把人晒成肉干。干尸半埋在沙里,旁边散落着几封旧信、一张泛黄的报纸、一副防风镜和一个手电筒。探险者觉得不对劲,赶紧报了警。警方赶到现场一看,这干尸保存得挺完整,可衣服只剩几块破布,身份一时半会儿查不出来。 警方先从遗物下手。书信被风沙磨得模糊,但还能看出“四川巴中”“崇山”几个字。报纸是1960年9月13日的《洛阳日报》,这就怪了,一个四川人咋会带着洛阳的报纸跑到青海和新疆交界的大漠里?防风镜看着像军用的,手电筒也旧得掉渣。干盐湖这地方干燥得要命,民间有句话叫“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只半年”,尸体能保存这么好,死亡时间不好猜。警方初步推测,这人可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死的。 带着“四川巴中”的线索,警方跑到巴中查失踪人口名单。书信里提到的“崇山”成了突破口。几番走访后,警方锁定了李中华这个人。他1958年突然离家,之后就没音讯了。他爹叫李崇山,跟书信里的“崇山”对上了。警方找到李中华的妻子邓光明,她已经88岁了。提到李中华,她气得直拍腿:“他一声不吭就走了,害我们等了几十年!” 为了确认身份,警方拿了李中华两个女儿的DNA,跟干尸比对,结果一出来,真的是他!失踪58年的李中华,就这么找到了。可这事儿没完,大家都纳闷:他咋会死在罗布泊?咋回事儿? 李中华1931年出生在四川巴中,家里穷得叮当响,兄弟姐妹一大堆,爹妈种地都养不活,更别提送他上学了。可他不服输,干完农活就跑去村头学堂外偷听,硬是学会了认字写字。1949年,他跟邓光明结了婚,婚礼简单得不行,就家里摆一桌请了几个人。1950年,朝鲜战争打起来,他报名参了军,成了志愿军的一员。 在战场上,他打得猛,可小腿中了弹,落下腿疾。1953年,他退伍回了老家。不甘心闲着,他先在纺织厂干活,后来又跑去修铁路、烧砖。日子苦,但他一直给家里写信,字里行间都是对老婆孩子的挂念。可到了1958年夏天,他突然走了,再没回来。 李中华一走,家里天塌了。邓光明一个人撑着,照顾老的少的,苦得没法说。几年后,公婆劝她改嫁,她才跟一个姓王的人过了日子,可心里一直放不下来。58年啊,她从没想过丈夫会死在那么远的地方。2016年,青海警方找上门,她才知道李中华的下落。听说他死了,她又难过又生气,气他一声不吭就跑,害得全家等了几十年。 警方查遗物时,那份《洛阳日报》成了关键。1960年的报纸,说明他可能那时候死的。防风镜是军用的,跟五六十年代部队发的装备很像。罗布泊那地方,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的选址。1958年,国家开始筹备这事儿,李中华可能是被征召去干勘测地形的活儿。 警方找了个80多岁的核试验老兵李良玺问情况。他回忆,他们那批人从新疆出发,但听说有别的队伍从洛阳集合,里面有不少四川老兵。资料早没了,没法确认李中华在不在。可防风镜的款式跟当时部队发的对得上,专门防罗布泊的风沙。他可能1958年接到命令,去洛阳集合,顺手买了份报纸,后来跟着队伍到了青海,准备进罗布泊。 李中华腿有老伤,走路不利索。罗布泊那地方,夏天热得能到70℃,冬天冷到-20℃,沙尘暴一刮就啥也看不见。警方猜,他可能跟队伍走散了,想找水源时迷了路。体力撑不住,倒下了,风沙一盖,就没人找得到。罗布泊失踪的事儿不少,1980年科学家彭加木出去找水也没回来,国家找了半天都没下文。李中华可能也这样,没能熬过去。 他随身带的书信叠得整整齐齐,藏在衣服里,像是不想丢了最后的念想。警方把遗骸送回巴中安葬,2016年冬天,村里人默默送了他最后一程。邓光明站在墓前,眼泪止不住。她怨他,可也放不下来。 李中华的事儿让人唏嘘。他可能是为国家干大事去的,可为啥不跟家里说一声?是怕家人担心,还是任务太机密?罗布泊的风沙埋了他的命,也埋了答案。他不是啥大人物,就是个普通农民出身的兵,可他那股子韧劲和对国家的忠心,挺让人敬佩的。 那时候的人,很多都这样,为了国家啥也不说,啥也不怕。现在想想,他们苦,可也真硬气。邓光明的气也不是没道理,等了58年,谁不憋屈?可李中华的命,也真不是他自己能选的。 罗布泊的环境数据挺吓人。夏季地表温度能到70℃,年降雨量不到2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沙尘暴一年能刮几十次,能见度低到几米。1958到1960年那会儿,核试验基地刚起步,条件简陋得很,失踪的人肯定不少。李中华一个腿脚不好的人,掉队后能活多久,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