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0年,在越南关押6年的“叛徒”汪斌回到国内,昔日战友纷纷指责他是卖国贼,上

1990年,在越南关押6年的“叛徒”汪斌回到国内,昔日战友纷纷指责他是卖国贼,上级也开始对他严格审查,不过一个神秘人的到来,却让汪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汪斌出身农村,家境贫寒,没有显赫背景,也不爱出风头,1976年,他从山东邹城参军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十九岁青年,怀里揣着一张被褥和两件打着补丁的衣服,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兵,后来在中国军队最残酷的一场战役里,被历史记住。 在部队里,汪斌从不叫苦,他喜欢负重跑,别人背二十公斤,他非要背三十公斤,他还偷偷带着手电筒钻进被窝看军事教材,谁都能看出,他是真心想当个好兵,几年后,他成了第14军40师118团2连的副指导员,不光管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带兵打仗,1984年的老山战役,他就在前线。 老山,是中越边界的一块要地,那年春天,我军决定发起主动进攻,夺回被越军占据的几个制高点,汪斌所在的部队担负穿插任务,要从敌人背后迂回,把越军的退路切断,这种任务危险极高,敌人早就有防备,在要道布下重兵,部队刚推进到1214高地附近,就遭到越军炮火袭击,密集的弹雨打得山林像开锅的油,树木被炸断,泥土飞溅,伤亡迅速扩大,2连的连长和指导员相继负伤,副连长阵亡,队伍一度陷入混乱。 汪斌临危受命,组织起残余兵力,利用山地地形进行疏散和撤退,他指挥大家利用树干和岩石作掩护,边打边退,硬是把几十名战士带出了敌人封锁圈,当部队重新集结的时候,许多人才知道,是这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副指导员救了他们一命。 可汪斌并没有停下来休整,战斗结束后,他看到战友遗体还留在前方阵地,便主动请缨,带着通讯员和司务长再次出发,想把牺牲的战友带回家,他们趁夜穿越密林,摸到了48号高地,却在途中与越军巡逻队遭遇,战斗瞬间爆发,敌人火力猛烈,通讯员和司务长很快牺牲,汪斌腿部中弹,行动迟缓,被越军包围,他身上携带着指挥机和望远镜,这些装备暴露了他的军官身份,成了越军重点俘虏的对象。 他被送往越南河内的一个秘密战俘营,这座监狱是专门关押中国军人的地方,条件极其恶劣,最初的几个月,他几乎天天被拷打,电击器、冷水喷淋、强光照射、吊打等刑讯轮番上阵,他的指甲被抠进肉里,手腕与脚踝因为长时间被拴着,留下深深的勒痕,越军想让他供出情报,或者拍下认罪录像,但都失败了。 有时候,汪斌会被单独关进一个铁笼,笼子不到一米高,人只能蜷缩着,白天不让睡觉,晚上用灯照他,几天几夜不能合眼,他吃的是发霉的米糊,连虫子都不挑食,他曾试图绝食,但被强行灌食;他试图用鞋带上吊,被守卫发现后遭到毒打,死的念头,在他脑子里徘徊过很多次,但他咬牙撑了下来。 1987年,他趁看守松懈,成功越狱,翻出围墙,试图跑向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但他身体虚弱,刚跑出几百米就晕倒在地,再次被捕,越军抓住这个机会,在国际媒体上炒作,说他“叛变”“自首”,还伪造了几段录音和录像,强行给他扣上“投敌”的帽子,这些虚假材料后来传到国内,甚至让一些战友开始怀疑他。 1990年1月,中越双方达成战俘交换协议,在广西友谊关的交接现场,汪斌和其他几名中国战俘一起被送回,他当时体重只有37公斤,头发花白,走路都要扶着,当他踏上祖国土地时,有人在人群中喊出“叛徒”,他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些目光。 归国后,他被送往老部队接受审查,组织对他在越南的经历进行了详尽调查,要求他写下每天的行踪和接触情况,有人翻看越军发布的录像和照片,逐帧分析,发现他身上有明显的刑讯痕迹,眼神呆滞,身体瘦弱,明显是在非自愿状态下被迫拍摄的,越南战俘营的酷刑手段也通过其他战俘的证词得到了证实。 调查期间,原第14军副军长陈知建专程从前线赶来,他亲眼见过汪斌在战场上的表现,对他的忠诚毫不怀疑,最终,组织确认汪斌在被俘期间没有泄露任何军事秘密,也未曾叛变,恢复了他的党籍、军籍,并根据履历授予上尉军衔。 1993年,汪斌转业回到邹城市,进入电力系统工作,尽管身体早已被摧毁,他依然坚持干最累的活,单位里的人都记得他总是提前上班,检查线路时一根电缆都不放过,他说线路就是战场,不能有半点马虎,每次爬电杆,他都不让别人替,夏天汗湿衣背,冬天冻得手麻,他都咬牙坚持,从不抱怨。 他从不主动提起自己的经历,有人试图采访他,他一律婉拒,他说,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能活着回来,自己已经够幸运了,偶尔,他会对孙辈说起军营的事,但从不提被俘的那六年。 信息来源:阵匠——中国军官汪斌:老山战役时成为俘虏,被关押6年,回国仅剩3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