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7.10 零跑群访Q&A Q1:C11中期改款的战略考虑是什么?朱江明:零跑十

7.10 零跑群访Q&A

Q1:C11中期改款的战略考虑是什么?

朱江明:零跑十年坚持“全域自研+快速上车”,从C10、C16到这次的C11,我们以最短时间完成技术平台同步——800V高压、碳化硅电驱、Leap3.5智驾都快速搭载。这不仅是C11的升级,也是零跑体系能力的缩影。

Q2:工程师文化会不会让零跑不会“讲故事”?

朱江明:今天我们讲故事,其实讲的还是技术。我们骨子里是靠技术赢市场,不靠段子博眼球。零跑不是讲得最多的,但是做得最快的。

Q3:怎么看销冠这个头衔?掉下来了怎么办?

朱江明:新势力销冠只是暂时的头衔。威马、哪吒也曾当过销冠,如今都不见了。关键是持续稳定的基本盘,我们现在的月销量只有比亚迪的十分之一,离“真正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

Q4:零跑越来越像“中国丰田”?对新能源和合资车企有哪些建议?

朱江明:技术平权、质量稳定、成本控制——这些是我们认同的方向。工匠精神讲究细水长流,中国新能源趋势不可逆,谁稳,谁活得久。

Q5:下半年新车有多少?销量目标有多大?

朱江明:全年目标50万+,目前上半年已完成22万,同比增长145%。但是我觉得我们下半年的机会更大,因为上半年一直处在切换阶段,这次全新C11发布以后,我们基本上就C10、C16、C11都完成了改款切换,所以我们下半年销量应该是值得期待的。(特别提到B01将于7月下旬发布)

Q6:C11订单上纯电与增程占比多少?

曹力:目前大约6:4,纯电在上涨,我们认同纯电是终极长远的趋势,预售期纯电比例达到80%。我们续航已到640km,用户越来越倾向于选纯电。

Q7:零跑和供应链的关系?

曹力:我们的供应商除了提供高品质的、高效的产品和技术之外,也能给到我们一个战略合作的价格,目的就是一起把零跑的量做大,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Q8:价格战背景下,C11为何“越配越贵”?

朱江明:配置全面越级,AR-HUD、真皮座椅、21扬声器都上车了。价格涨一点,其实是“含选装价打包”,让用户感觉买到25万的东西,获得感更强。

Q9:C11高配比入门贵1.5万,逻辑是“推高配”吗?

曹力:不是推高配,而是用成本定价,配置价值远大于差价,是“超值”的高配。用户会纠结,因为每一款都很划算。

Q10:AR-HUD 自研效果到底怎样?

朱江明/曹力:我们亮度比竞品高40%,60英寸在主驾视角与小鹏87英寸区别不大。日晒下依旧清晰、可投后视图像,用户可直观看电影级画质。

Q11:零跑产品为何被认为“被低估”?

朱江明:我们每一款产品都能做到“同价最强”,C10订单一个月超1.5万,配置领先还不涨价。我们的平台能力,是别人一年做不到的。

Q12:零跑的智能化战略是什么样的?

朱江明:我们智能化方面是跟随战略,不盲目追逐最领先,因为可能三年前100万的东西现在就卖50万了。等到技术成熟、投入产出比高的时机,我们再一把子扎进去,快速上车。

Q13:未来零跑哪些东西会自研,哪些不会?

朱江明:自研自造不一定划算,要品质好、价格低,才有意义。比如电驱动和电池包这类“三电”,我们自研自造多年,到今天为止几乎零故障,质量体系成熟,这才是技术硬实力。以后会聚焦高附加值零部件的自研,像AR-HUD、压缩机、座椅都开始自造,下一步会扩大到所有500元以上的核心零部件。

Q14:怎么看智驾竞争?现在零跑智驾水平处于什么位置?

曹力:我们的ADAS功能已很成熟,高架/高速的智驾体验不输主流对手,点对点通勤也在推进中。论功能丰富性、软件优化迭代速度,我们都是第一梯队的。

朱江明补充:未来大家的智驾水平会无限接近,盲测你分不出哪家最好。关键是上车效率。零跑在硬件整合能力上是顶尖水平,做过芯片、摄像头、雷达、控制器,软硬一体能力强,整合效率高,所以可以做到业界最快上车。今年C11搭载Leap 3.5,明年还将在高通8797平台上,用一颗芯片实现舱驾一体化,我们认为这是下一代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Q15:零跑未来还会造自己的自动驾驶芯片吗?

朱江明:不会。芯片不是谁都能做的。我们统计过目前至少有12家在做智驾芯片,投入动辄上亿,团队几百人,一个人年薪至少50万起。不仅开支大,而且做出来可能两三年就要换代,又没竞争力了。我们当时确实没有芯片,刚好大华股份自己有,权宜之计就产生了凌芯01。未来大规模应用还是跟专业厂商合作。

Q16:C11放到友商那里要多少钱?

曹力:我们65%自研,供应商毛利至少15%算起,如果友商具备我们同样的的集成和效率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同配置也要最少贵2万。

Q17:副驾屏为什么取消了?

曹力:我们接受到的市场反馈是用户操作频次不高,不是刚需。AR-HUD上车后整体体验更好。未来副驾屏加不加,看技术、内容与用户反馈再决定,随时动态调整。

Q18:零跑什么时候突破千亿市值?

朱江明:现在市值约800亿,交易活跃度已明显提升。只要业绩持续增长,资本市场自然会给出合理的价值判断。

Q19:零跑目前的焦虑是什么?

朱江明:2024年Q4刚止血盈利,现在还在盈亏边缘。如果销量和市占率不能持续拉升,可能又被“打回解放前”。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底,我们的ABCD 的车型会陆续地补齐,所以接下来激烈的竞争当中,我们要持续保持销量的增长,才能站稳脚跟。

Q20:如何看小米、华为等新对手?

朱江明:相比竞品,我们强在“体系力”,至少目前C11每周上牌数比小米高(笑)。

Q21:对渠道有何调整和思路?

朱江明: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关闭低效商超店面,集中资源在汽车城门店。年底网点数量将明显增加。

Q22:出海比例?竞争对手是谁?

朱江明:上半年22万销量中,出海2万多。对手我们看得不多,专注打好自己。C11、C10、C16全面升级后,下半年是爆发期。

Q23:零跑十周年,怎么看待当前的状态?下一步战略是?

朱江明:当时IPO上市时候我跟大家讲,零跑走完了25000里“长征”,我们已经到了陕北,到了延安;从十周年来看,零跑走入了一个新阶段,已经开始不亏损,打赢“抗日战争”;下一步是“解放战争”,成为真正盈利的主流车企,中国车厂都在一个大锅里吃饭,希望不要有七年那么久,三五年就见分晓。

汽场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