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八路军129师副师长为何只能由徐向前担任,换作其他人可以吗? 徐向前是谁?说起他

八路军129师副师长为何只能由徐向前担任,换作其他人可以吗? 徐向前是谁?说起他,得先从他的经历讲起。1901年,他出生在山西五台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小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但这没挡住他投身革命的决心。 1924年,他考进黄埔军校,1927年加入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红军时期,他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总指挥,带兵打仗那叫一个厉害。 长征路上,他率部跋山涉水,硬是把队伍带了出来。后来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他还跟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斗智斗勇,硬气得很,赢得了部队上下的敬重。 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国共两党决定合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下设三个师:115师、120师和129师。 其中,129师的底子主要来自红四方面军,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就是徐向前。你可能会问:徐向前在红四方面军威望那么高,怎么没当师长,反倒当了副师长?这里头有好几层原因,咱们慢慢捋。 129师的前身是1937年初中央组建的援西军。当时,西路军吃了大亏,中央派刘伯承当援西军司令员,带着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人马去接应。虽然最后没渡过河打成仗,但这支队伍保留了实力,后来就成了129师的骨干。 刘伯承在援西军里跟将士们同吃同住,早就混熟了,威信自然高。所以129师一成立,他当师长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那徐向前呢?他可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资历和能力都不输刘伯承,按理说也能当师长啊。可这里有个关键点:129师虽然以红四方面军为主,但组建时已经融入了中央的战略布局。 中央选刘伯承当师长,既是对他军事才华的认可,也是在部队整合中平衡各方关系的考虑。徐向前当副师长,反而能更好发挥他在红四方面军的威望,稳住军心,配合刘伯承打仗。 再来说说国共合作的影响。当时共产党提出要编四个师,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各领一个。可国民党不干,只同意三个师。 这么一挤,师长位置就不够分了。林彪去了115师,贺龙去了120师,刘伯承拿下129师,徐向前就只能“退一步”当副师长。 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政治妥协的结果。国民党对红军高层将领盯得紧,徐向前要是当了师长,可能会让对方更忌惮,影响合作大局。 还有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徐向前的身体。从小他就体弱多病,西征时带病指挥,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 副师长虽然也是要职,但相比师长,责任和压力相对轻一些,更适合他当时的情况。中央这么安排,既保住了他的健康,也没浪费他的军事才华。 别看是副师长,徐向前可不是摆设。1938年3月,他指挥了响堂铺伏击战,带着129师的部队干掉了几百个日军,打得痛快淋漓,极大鼓舞了士气。 后来,他还参与了神头岭、长乐村等战斗,每次都能抓住战机,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他的军事眼光和指挥能力,在实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重要的是,他在部队里的威望。红四方面军的将士对他服气得很,有他在,部队就像吃了定心丸,上下齐心。 刘伯承管战略大局,徐向前抓战术细节,俩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换个人来,能不能镇得住这帮硬骨头,还真不好说。 抗日战争结束后,徐向前的能力也没闲着。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当过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指挥了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硬仗,战绩彪炳。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干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军队建设。 那要是换别人当129师副师长行不行?比如彭德怀、贺龙这些名将?理论上,他们能力都不差,但具体到129师,还真未必合适。 彭德怀当时忙着指挥115师,贺龙在120师,各有各的地盘。其他将领呢,要么资历不够,要么跟红四方面军没那么深的渊源,压不住阵脚。徐向前既有能力,又有威望,还熟悉部队,简直是量身定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