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关于“台海战争”,俄罗斯之前就给出过预测,冲突一旦打响,中国将面临被围攻的局面,

关于“台海战争”,俄罗斯之前就给出过预测,冲突一旦打响,中国将面临被围攻的局面,最危险的还不只是战争,而是要警惕美国这么做。 他提到美国在亚太拼凑了多个军事集团,包括美日韩、AUKUS(美英澳)以及加拿大主导的第三集团,甚至认为东盟部分国家可能趁乱在南海滋事,印度也可能在边境制造麻烦。 扎哈罗夫的担忧有一定道理。美国在亚太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日本近年来频繁炒作“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菲律宾在南海小动作不断,这些都可能在冲突时形成合围之势。 但2024年美国大选后,局势出现新变化。特朗普当选总统后明确表示,若台海开战不会直接军事介入,而是对中国加征150%-200%的关税,并要求台湾支付“保护费”。 这意味着美国可能从“军事围堵”转向“经济绞杀”,其盟友如日韩澳英的介入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如今,我们需要警惕美国的在于经济制裁。美国一旦对中国实施全面经济封锁,后果可能比战争本身更严重。参考俄罗斯的遭遇,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冻结了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将其主要银行踢出SWIFT系统,导致俄经济一度陷入瘫痪。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国际贸易和能源进口的依赖度更高。2023年中国外贸总额近6万亿美元,石油进口占全球15%以上,若被切断SWIFT通道或能源运输线,工厂停工、物价飞涨等连锁反应将难以控制。 更关键的是,中国高端芯片、精密仪器等核心技术仍需进口,供应链中断可能直接冲击制造业升级。 美国的经济制裁手段远不止于此。它可能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限制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合作。 华为就是典型例子,2019年被列入实体清单后,手机业务遭受重创,海外市场几乎归零。即便如此,华为通过自研鸿蒙系统、加大研发投入,才勉强挺过难关。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这样的实力,一旦美国扩大制裁范围,中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中国并非毫无应对之策。近年来,中国加速推进“双循环”战略,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降低对美元的依赖。2023年,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超过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结算货币。 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内需市场,这为应对封锁提供了缓冲空间。 就例如,2022年疫情期间,中国通过保供稳价措施,成功稳定了国内经济基本盘。 此外,国际舆论战也是美国的重要武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被西方媒体污名化为“侵略者”,国际形象严重受损。台海若爆发冲突,美国必然会在社交媒体、国际组织中抹黑中国,试图孤立中国。 而中国则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争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俄罗斯的预测虽有警示意义,但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反制能力。如今美国的重心已转向经济制裁,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只要守住能源、金融、科技三条底线,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就能将制裁的影响降到最低。 更重要的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不可动摇,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都将是螳臂当车。台当局若执迷不悟,最终只能成为美国的“弃子”。 这场博弈的关键,不在战场而在经济,不在武力而在韧性。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智慧,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抵御住美国的“经济绞杀”。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