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困境与领导者的无奈 当下美国正面临资金短缺,财政收支失衡,债务不断累积,就像雪球越滚越大一样。然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富可敌国,像贝莱德、罗斯柴尔德家族等在金融界可谓是呼风唤雨。政府只能眼睁睁看着穷人流离失所,却不敢去触动这些富人的利益。 回顾中国封建时期,积累了不少政治智慧。例如沈万三这样富可敌国的人物,最终都被抄家,财富被收归国有,以供国家使用。可是美国政府却不敢对华尔街的富豪们采取类似的举措,其根源在于政府机构早就被资本家架空,沦为财团的傀儡了。 资本如果占据社会财富的顶端,只知道一味地攫取利益,而不承担社会责任,那就会像遮天蔽日的乌云一般,使社会失去活力。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财富理应服务于社会,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站了出来,推行新政。他毅然让政府直接管控银行、拆分垄断企业,迫使资本家出钱挽救经济。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水坝、铁路等,为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在生病、年老的时候有了基本的保障。那时的美国政府有充足的底气与华尔街的巨头们对抗。 但如今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当下的资本家大多是擅长玩数字游戏的金融巨头,而且其中很多是犹太人。他们借助高科技和全球化积累了巨额财富。以贝莱德为例,其管理着高达10万亿美元的资产,通过算法交易、数据垄断来获利,并且将利润隐匿于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使得政府难以对其征税。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虽然在税收问题上争论不休,但都不敢真正对富人下手。致使美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街头的流浪汉也日益增多,美国已经远远偏离了罗斯福时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的普京。他上台之后凭借国家公权力整治寡头。在叶利钦家族卷入利益分配问题之后,普京通过保护叶利钦的财产减少阻力,同时获得民众对打击寡头的广泛支持。他凭借高尚的品格、清晰的头脑和战略眼光,逐步限制寡头。2023年,他肯定了反垄断局的行动,释放出向巨头开刀、维护经济秩序和民众利益的强烈信号。美国若想要摆脱困境,或许真的需要一位像罗斯福、普京这样有能力、有担当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