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又是坏人变老了!近日,一菜农抖音曝料,自己种的菜被一老人偷摘,回去炒给家人吃后,全家发生食物中毒,其中孙子最严重,住院花费了2万多块钱。 江苏连云港一个普通的菜地,最近成了网友热议的焦点。70岁的王阿婆翻越围栏偷菜后中毒,不仅不认错,还要求菜农张建国赔偿2万元。 事情发生在7月5日凌晨,监控显示,王阿婆翻越围栏进入张建国的菜地,采摘了一些青菜带回家。没想到全家人吃了菜后出现中毒症状,其中8岁的孙子症状最严重。 中毒原因是甲胺磷农药残留,但浓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关键是,张建国(化名)在菜地200米外的村委会公告栏贴了打药通知,时间是7月1日。 王阿婆拿着检测报告找到张建国,认为是他害了自己孙子,要求赔偿医药费和精神损失费共计2万元。张建国感到很冤枉,自己按规定打药并发了公告,怎么成了罪人? 村委会调取的监控显示,这不是王阿婆第一次到菜地“顺手牵羊”。近一个月内,她至少三次出现在菜地周边,显然已经盯上这片菜地很久了。 王阿婆的要求站不住脚,近五年全国审理的19起类似案件中,偷盗者胜诉率只有5.3%。法院普遍认为,财产权受法律保护,不能因为侵权者受损就转移责任。 不过事情也有争议点,虽然张建国发了公告,但菜地里没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使用剧毒农药应当设置明显警示标志。连云港市农业执法部门确认,涉事菜地确实没有警示牌。 在类似案例中,这种程序瑕疵有时会让种植户承担部分责任。2022年河南一起案件中,法院就因为缺少警示标志,判决种植户承担10%的补偿责任。 这个事件在网上引起激烈讨论,有人支持张建国,认为偷东西中毒是自作自受;也有人觉得老人不容易,种菜的应该更有同情心,还有人质疑为什么不设警示牌。 最有意思的细节是,8岁的孙子其实曾经劝阻奶奶“别拿别人东西”,但老人没有听。孩子反而比大人更懂道理,这让人啼笑皆非。 张建国后来也反思说:“要是插块牌子,可能就没这事了。”虽然法律上他没有义务赔偿,但一个简单的警示牌确实能避免很多麻烦。 一些老年人还保留着“摘点菜不算偷”的观念,认为田间地头的东西可以随便拿。这种想法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可能被容忍,但在法治社会已经不合时宜。 农村普法确实存在盲区,调研显示,60岁以上农村居民中,只有38%清楚农药公告的法定张贴位置。很多老人不知道打药时间,也不理解为什么不能随便摘菜。 从菜农的角度看,设置警示标志确实是个好办法。现在有专家建议使用“荧光警示条+方言广播”等更接地气的方式,让老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目前当地司法所已经介入调解,虽然法律上王阿婆败诉的可能性很大,但考虑到她的年龄和实际困难,可能会有一些人道主义的安排。 对老人来说,要明白别人的财产不能随便拿,即使是几颗菜也不行。对种植户来说,在严格按规定操作的同时,也要考虑设置更明显的警示标志。 更重要的是,这提醒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法治宣传。让老年人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避免因为无知而犯错。 网友的讨论也很有启发性,有人建议在农村推广“农药使用公示牌”,用简单明了的图标和文字告知村民。也有人提出可以在村里广播打药时间,让更多人知道。 这个看似荒诞的事件,其实暴露出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同情老人遭遇的同时,也要坚持基本的法律原则和道德底线。 法治社会里,年龄不是违法的借口,习惯也不能突破法律的红线。只有人人都尊重法律、遵守规则,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