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联合国秘书长提议:废除五常的一票否决权,结果俄罗斯一票否决,只留下四个字让古特雷

联合国秘书长提议:废除五常的一票否决权,结果俄罗斯一票否决,只留下四个字让古特雷斯尴尬了。 1945年二战结束时,中美苏英法五个战胜国为了避免重蹈国联覆辙,在《联合国宪章》里设计了一票否决权。简单来说,安理会讨论非程序性决议时,只要五常中有一个国家投反对票,决议就甭想通过。这套机制的初衷是让大国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防止小国裹挟大国决策。但70多年过去,世界格局早就变了样,新兴国家崛起后,要求改革安理会的声音越来越大。 古特雷斯这次提议废除否决权,表面上是想让联合国更"民主",实际上触动了五常的核心利益。俄罗斯作为五常之一,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这项特权。更关键的是,古特雷斯的提议本身就存在程序问题。根据《联合国宪章》,修改否决权需要安理会五常一致同意,还要获得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古特雷斯作为秘书长,既没有提案权,也没有决策权,他的提议更像是一次政治表态,而非实质性的改革动议。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回应相当直接,她指出,古特雷斯越权了,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是执行会员国的决议,而不是擅自提出涉及宪章根本原则的改革。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否决权是维护大国平衡的关键机制,废除它只会让联合国失去权威性。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嘴上支持改革,但私下里也不愿意放弃否决权。毕竟美国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的次数仅次于俄罗斯,真要废除了,美国在中东等问题上的话语权也会大打折扣。 国际社会对这件事的反应也很微妙。非洲国家联盟和"团结谋共识集团"等中小国家联盟支持改革,但它们的诉求是增加安理会席位,而不是废除否决权。印度、日本等新兴国家虽然想入常,但也明白废除否决权会让自己失去未来可能获得的特权。南非外交部长潘多尔就直言,仅因俄罗斯使用否决权就批评整个制度是虚伪的,因为西方国家过去也多次滥用这一权力。 其实,联合国改革的难点不在于要不要改,而在于怎么改。五常中,中国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但反对削弱否决权;美国希望扩大盟友影响力,限制对手使用否决权;俄罗斯则坚决反对任何可能削弱自身地位的改革。这种分歧让改革谈判陷入僵局。更麻烦的是,联合国财政危机日益严重,美国拖欠会费高达15亿美元,这让改革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俄罗斯这次否决古特雷斯的提议,其实是给联合国改革敲响了警钟。否决权制度虽然存在争议,但它是维系大国合作的重要纽带。如果强行废除,安理会很可能陷入瘫痪,联合国的权威性也会进一步下降。正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说,否决权是防止联合国解体的"安全阀"。在大国博弈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个"安全阀"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