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派高官纪念“中朝同盟条约”,规格高于去年,也体现中国布局。7月9日,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举行“中朝同盟条约”签订64周年纪念活动,规格高于去年,共计130多人出席,彰显了中朝友好关系在复杂的国际局势当中能够稳定向前的趋势。实际上,在这时候提升纪念活动的规模,也一定程度的体现了中国近期的布局,要知道,这份1961年签订的条约本身就具备特殊性,是中国少有的带有军事性质的条约。 由于60年代复杂的国际局势,美国的威胁必须重视,且出于抗美援朝的影响,双方关系进展非常快速,因此双方做出承诺,但凡出现外部攻击行动,作为条约方必然采取措施。 另外,缔结该条约的任意一方,都不会加入敌对组织势力,算是明确给出的承诺,双方永远不会走向对立,从这个角度来说,中朝关系为什么拥有坚实基础就可以理解了。 双方之间缔造的友好关系,本身历经时间的考验,在面临众多挑战的情况下,有信心也有能力度过难关,进而继续坚持中朝友好的基本立场,进而深化合作,实现共赢的目标。 结合当下的国际形势来分析,美西方针对亚洲的战略越发明显,像美国7月公布的新关税名单大部分都是亚洲国家,因此,在亚太战略的大方向下,维稳地区局势非常关键。 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关税压制下,越南等国家已经倾向妥协,加入到营造包围圈的队伍当中,如果美方之后持续行动,很可能会挑唆更多国家参与相关计划。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自然不能放任美国的行动,像这次增加活动规格之类的措施,也可以说是相关努力的其中之一,要知道,上一年拜登执政期间,亚洲受到的针对没那么严重。 在纪念活动的庆祝上对比今年确实存在差距,不少媒体都做出解读,也就是中朝关系在紧张的地区局势下迎来发展关键期,可能会因为外部压力加大合作力度。 特别是韩国媒体对此大肆报道,李在明的上任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尹锡悦渲染对立的状况,但由于美方的干涉,韩国的战略方向难以发生大幅度转弯,至少还要外部环境带来积极影响。 因此,中方参与东盟会议,商讨合作事宜,并大力宣传中朝友好关系,算是缓和了美西方带来的冲突风险,一方面是加强了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阻断针对渠道。 如果说能够按照预期路线发展,那中朝关系的深化就会成为地区稳定的坚实基础之一,对朝鲜来说也能够借机获得更多发展机遇,让复杂的地区形势反过来变成促进发展的动力。 无论如何,既然朝鲜这边派出高官参与纪念活动、中方也进行了额外宣传,那表明在深化合作上是具备相应共识的,所以两国未来的合作景象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纪念《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4周年丨上海热线)